提起贝壳找房,估计很多刚毕业不久,出门在外的上班族都不会陌生。而贝壳找房的创始人左晖自己,就是一个有过北漂12年租房超10次经历的人。
因为自己在异乡租房时经历了各种不愉快的经历,信息不透明和坑蒙拐骗,所以产生了做中介行业的初心。贝壳找房,便是左晖在积累了房产中介链家、加盟品牌德佑,长租公寓自如的经验之后,在年推出的独立第三方交易平台。
最开始,贝壳找房在左晖掌舵下,实现了改变整个行业规则的愿景,做到了房产交易信息化、透明化的,发展势头一片大好,甚至一度被称为“地产界淘宝”。但近两年,贝壳在继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疫情影响等冲击后,又遭遇灵*人物左晖离世的危机,虽然年收入仍有增长,但年仍有5亿元亏损,发展可谓艰难。
不过,抛开贝壳今日的状况来看,它的崛起和给市场发展带来的启发,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在上线前几年,凭借科技与资本的力量,贝壳找房在业内快速崛起,甚至在诞生仅两年之际,贝壳就赴美上市,且市值还不断攀升。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商业逻辑。
首先,贝壳采取的不是一种战术,而是战略。跟大多数人认为的不同,贝壳的商业逻辑并不是市场争夺技法,而是对产业变革方向的判断和选择。
没错,贝壳选择了一种更高维度的思考方式去看待房产行业,甚至改变了整个居住产业。而贝壳在这场商业模式的创新上,离不开一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技术。三年时间过去,贝壳有了自己在居住行业的新定位:那就是科技驱动的新居住服务商。
那么,在这场居住与科技相结合的变革中,贝壳都做了些哪些创新呢?
1.利用数字空间让用户更接近房源
对居住行业来说,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如何让消费者更容易、更好地接触到真实的房源信息。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成熟,在虚拟世界里查看信息,甚至与信息开展交互被人们发现是可以描绘出来的。于是,这使得贝壳做出了一个新的尝试,就是把数字空间运用到找房、看房的业务当中,将真实且庞大的房源信息数字化。数字化与用户体验把消费者都吸引过来,最终系统内房源信息越来越多,用户也就跟着越来越多,这就形成了第一个正向的循环。
2.制定经纪人协作机制
在这套系统中,贝壳还引入了经纪人协作机制。经纪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房源共享、收益共享,打破了行业以往的恶性竞争的格局,让经纪人能更安心作业、享受稳定的收益,从而愿意长期从业,也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的品质,这又是另一个正循环。
在这其中,贝壳深知,对于技术的选择就是对于问题的选择,只有明白解决哪个问题,才能有更合理的方式来帮助用户。
好,接下来我们聊聊贝壳把线下空间搬到了线上这个过程中,都做了哪些技术上的选择?
国内最具影响力的PHP技术专家—惠新宸在接受GeekPark的采访中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我将它总结为以下三点:
1.使用VR技术构建三维空间
最初的VR技术并不成熟,也看不出与房产有很大关联,但贝壳的出发点是在于,以数据价值做考量。而当时,贝壳甚至不具备全面的VR数据分析能力,只是以做大数据的经验来判断,数据一定会有价值。
就在年底,贝壳如视发布,凭借对贝壳VR房源数据的深度学习,用单目图像深度估算技术,将二维的房屋图片赋予三维的深度,实现了对距离远近和方位的感知。用普通的全景相机和手机,搭配如视自主研发的APP,就能将拍摄好的图片进行AI拼接与3D化处理,生成三维空间结构模型。
而这其实是贝壳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技术的结果,一开始就意识到有些技术在未来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价值,并且还能够持续深入去发展。
2.让房屋图片更真实
同样是线上呈现房源,那么房屋图片需不需要PS或者加滤镜呢?还是给加上广角这种的大视角来使得房屋看起来更宽敞?对于美观这一块,贝壳并不刻意追求,而是选择了真实。衡量标准就是希望让消费者去看房的时候,线上和线下是一个样子的。
而这种底层的价值选择,也决定了贝壳的技术路线。比如围绕真实,贝壳在技术上的迭代全部都集中于此。如视研发的VR扫描技术,可以让采集精度达到20mm的绝对误差,测量面积误差可控制到0.4%以内,确保图像尽可能还原真实视角下的房屋细节。
3.进行终端升级
在终端设备方面,贝壳在研发时候同样选择了足够前瞻的技术,从而会衍生更多的产品和交互形态,这些都是构成数字空间的重要要素。
惠新宸打了个比方,如果把行业比作一套火车的运行系统,现在的阶段只是在铺铁轨。但也只有「铺了铁轨」,实现了对技术的判断和抉择,才能支撑贝壳「居住服务提供商」的定位,最终拥有行业中最多的真房源、更多的客源,以及经纪人之间更有效的合作,而非内卷般的竞争。
那么,未来技术在居住行业中还有哪些发挥空间呢?
在贝壳看来,当房屋的全量信息都被数字化复刻,就不只是线上看房了,它还可以在装修、家装的过程中参与到消费者的体验当中。在房屋施工的过程中,消费者可以看到装修的质量以及施工进度的管理。
然而,人们想到的、看到的和最后实际得到的,这三者之间有两个巨大的鸿沟,而这正是整个产业面向数字化需要去突破的地方。如果没有适合的技术在其中推动,进而对流程进行改变,那么它也只能沦为一个营销工具。
因此,瞄向更大的市场,解决如何用更好的技术去发挥,才是这个行业未来发展的出路。这一点,其实无论是对一个行业、一家企业还是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来说,都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既然技术的本质就是给我们带来便利的,那么当技术普及开来,谁能够更快地学会利用技术、用好技术,就是分高低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