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7日召开的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年学术峰会上,8家国内企业聚焦于不同的技术领域如量子点、流式荧光发光法、电化学发光、分子诊断、检验试剂智能管理流水线等,从产品性能、临床案例、最新研发进展等层面为与会专家和到场嘉宾们带来了精彩的产品分享和新品发布。
在会议期间,大会主席、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医学检验中心颜光涛教授就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的国内外现状等进行了介绍。北京联众泰克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秦*博士在路演和投资论坛分会也介绍了他们公司电化学发光发展成果和目前的进展情况。颜教授对国产电化学发光的进步表示赞许,同时也对未来的增长充满着期待。
颜光涛教授认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是在发光反应中加入了电化学反应,是先进的标记免疫技术,已成为临床免疫检测的重要方法。电化学发光是一项先进的技术,也极具前景。虽然目前罗氏的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20年的专利保护期已过,不可能再约束国内企业,但是在技术上还是有领先优势,国内企业要明确的认识到从模仿到超越的漫长路程。
从技术层面而言,电化学发光是最具备竞争力、最具技术含量的一项化学发光技术,它的技术原理是基于光电子激发后,能量转换充分,线性范围宽,不容易受到酶等一些活性物质影响,因为它的化学发光标记物——三联吡啶钌分子量小,结构简单,标记非常稳定,对抗体的功能的影响特别小。而发光底物三丙胺TPA极性物质,在电场之下,不断地使电子获取电子能量,这一过程在电极表面周而复始进行,产生许多光子,最后形成一个光激发效果,使光信号增强,发射光距离远,从而更好的保证了电化学发光的稳定和高效。
这项技术的难点在于三个方面,一方面是设备,光机电一体化非常难,另一方面就是化学合成技术,再者是三联吡啶钌去标记抗体。
颜光涛教授认为我们的IVD产业要更好的发展,应该着力如下几个方面。
1.搭建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标记免疫分析专委会于年6月18日在医院正式宣布成立,颜教授表示搭建这样一个平台的初衷和目的是以促进行业发展为最终目标。参与者包括体外诊断产业链中的跨学科专家、企业家、研发人员、检验科医生等。在这个平台里,每个人对产业的视角和考虑问题的层面不同,多角度的立场和观点带来新的思想碰撞。为上游科研人员、企业及下游临床医生之间的架起一座桥梁。
2、前沿创新合作转化——构建良好生态
前沿领域,积极联合国外华人科研团队和外籍专家,融合他们在标记免疫技术方面的前瞻性观点及技术。拓展对外交流途径,多参加AACC、IFCC、CACLP此类世界级体外诊断大会,采集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