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是路跑赛事竞赛的核心工作之一。对于动辄几千上万选手参加的路跑赛事而言,为所有参赛者提供精准的分段与最终成绩,是赛事组织工作成功的基础及核心要素,也是所有参赛者的基本需求。比赛成绩涉及数千上万人,若有误或者有争议,对参赛者是不公平的,也将使赛事组织者陷入舆论的漩涡。
本文将初步阐述国内外路跑赛事计时技术及运用现状,并对未来赛事计时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做出展望,以期抛砖引玉。
1.计时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早期路跑赛事计时方法一般采用手工计时(秒表)或者摄像机拍摄计时,此方法效率低、实时性差,工作量庞大,且容易出现错误。20世纪90年代路跑赛事规模逐渐增大,一种采用低频或低、高双频芯片的无源计时技术被应用于路跑赛事计时,但由于其技术特性限制,对较高速度选手的数据漏检率高。
年,一种使用国际通用ISO-6C(EPCGEN2)标准的超高频射频识别(RFID)技术被运用在大人群体育赛事中,随后迅速以其全球统一标准、芯片标签价格低廉、一次性使用、数据读取率高等优点,取代其他无源计时技术成为业内主流技术方案。
国外计时品牌
国外主流路跑计时厂商包括MYLAPS(荷兰)、ChronoTrack(美国)、Active(美国)、RACERESULT(德国)等。目前所有计时厂商应用于路跑赛事计时的方案都是传感器计时或者叫芯片计时(TransponderTimingorChipTimingorRFIDtiming),是一种基于「射频身份识别技术」的运动赛事计时方法。
1.MYLAPS(荷兰)
最早路跑赛事计时主要使用的是低频频段,普及者ChampionChip,年成立于荷兰,低频芯片成本高,需回收。年在第一百届波士顿马拉松赛中使用,这种芯片阅读距离较短,一般佩戴在鞋带上,在当时移动支付尚未普及,缴退押金,回收流程繁琐,但仍然算是较为先进的技术,且这种技术在全球持续多年。
年,ChampionChip与一家赛车赛事计时商AMB.it(年成立于荷兰)合并组成现在MYLAPS公司。目前MYLAPS的在路跑计时中主要采用超高频技术的BIB-TAG。
2.ChronoTrack(美国)
年,ChronoTrack在计时市场崭露头角,并与ChampionChip展开竞争,其中ChronoTrack使用的是更具前瞻性的超高频频段,计时芯片无需回收,成本也比低频有优势,受干扰程度比低频也有根本性突破。年,尽管在火奴鲁鲁马拉松出现事故,只能依靠终点照片找补成绩,但年在洛杉矶马拉松成功完成计时服务,随后因技术和成本上的优势,在美国市场很快得到认可。
3.IPICO和Active(美国)
年IPICO也高调进入美国计时市场,相比ChampionChip价格低廉,配套地毯也更为轻便。当时使用的是高低频频段技术(在国内叫做双频)。年在BolderBoulder10KRace却出现了重大计时事故,但年,BolderBoulder10KRace再次给他们提供了机会,这次成功完成计时服务。后因不明原因,IPICO申请破产未成功,被Active低价收购。就技术本身而言,双频技术与超高频相比,读取效率远不如超高频。
4.RACERESULT(德国)
后起之秀,超高频技术,在中国境内很少看到,中国模仿者已有。
综合以上,目前国外主流的路跑赛事计时技术都使用的是超高频芯片,如MYLAPS的BIB-TAG、ChronoTrack的B-tag、RACERESULT的BibTransponder;MYLAPS也慢慢淘汰了ChampionChip的低频芯片,在市场上逐渐使用更多超高频芯片。
以下几幅图为国外各个计时商官宣的路跑计时芯片感应率或阅读率(DetectionRate),供参考。
▲注:数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