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预测,年高校毕业生将首次突破万人,达到万人,年毕业生将超过万人。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近日透露,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截至今年9月1日,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要好于去年。同时,他也指出,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首次突破万人,规模增长必然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年,高等学校毕业14.7万人;
年,高等学校毕业61.36万人;
年,高等教育毕业94.98万人;
年,高等学校毕业.4万人;
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万左右;
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万;
年高校毕业生高达万;
年高校毕业生万;
年高校毕业生万;
年高校毕业生万。
年预计万。(预计)
年预计超过万。(预计)
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1.6%,在学总人数达到万人。这两个数字表明我国已经实现了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到普及化阶段的跨越,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
再者,我们看看本科生的分流方向之一,考研。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如期于年12月26日至28日举行,根据教育部发布数据显示,本次考试报名人数高达万人,这一数字较年度的万人增加了36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据统计,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万大关,达万人,年考研报名人数则升至万,同比增幅18.4%。年全国考研人数规模达到万人,较年再增52万人,同比增幅21%。而届,考研人数则首次突破了万大关,达万人。纵观近五年的考研报名数据,从年的万,到年的万,不到五年时间,考研报名人数增加了多万。(数据来源:中国研招网)
我们再看看企业就业学历分布,本科生占比70%,而国有企业本科生占比仅仅60%的水平,绝大多数本科生毕业去了民营企业。研究生成了进入体制内的一个有效门槛。尤其是对于普通高校毕业的应届生来说,考研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历年考研人数不断增加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根据中国社会调查数据(CGSS3)的统计分析也显示,当前高等教育似乎对跨越阶层的作用不大,反而形成了马太效应,这意味着什么?我们不得不反思的同时也得想出对策。
对于年如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以及年即将毕业的多万毕业生该如何选择就业机会呢?这个确实是一个难题,但是不得不从客观分析,当前经济社会正处于一个新的转型期,这个时期的经济结构调整是必然。所以毕业生必须认清当前这个现实问题,知道自己的位置。其次,经济社会发展是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的,各行各业需要繁荣发展,所谓行,行行出状元,问题是现在大家都希望进入一个行业或领域,这种唯学历、唯地位、唯金钱、唯物质的择业观必须改善。最后,毕业生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和行动准备,最坏打算就是自主创业。
实际上,当前就业机会也在增加。比如高校增加了科研助理岗位,并把科研助理数量作为评选双一流高校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个力度空前。实际上早在年初国家就增加了研究生的招生比例,扩招20%的规模,这个也是空前。还有其他的一些行动,比如鼓励国有企业增加岗位。年初国家也启动了新基建,新基建的力度也将是新的就业机会和增长点。此外,服务业是毕业生就业的最广阔的地方,这里面可以堪称是新蓝海。
当然毕业生就业似乎也有魔咒,就是一线城市现象。我们看到很多毕业生就业地点就是北上广深,这也加剧了中西部地区人才匮乏的现象。近日网络流传某委招聘司机居然是大学本科,而且是京内本科高校的,可想年毕业生就业的难度,不仅如此,两个服务岗招牌对象也是京内某两所艺术高校毕业生,说明服务岗的对员工的学历、相貌等要求也上了一个档次。
虽然年乃至未来的就业压力增加,但是毕业生应该主动打开思路,选择避其锋芒,避免就业内卷化,除了选择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民营企业,也应该考虑服务业、创业、新基建等领域的机会,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出状元,只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相信大家生活都会美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