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维宣腾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后
吴绪亮腾讯研究院首席经济学顾问本文首发于山东大学《产业经济评论》,年12月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中等收入阶段,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逐渐上升,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等因素无疑加重这一风险。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及后果、可能导致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因素、产业互联网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机制,以及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评述。研究发现,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将通过推动收入分配结构优化、新要素供给规模扩大与质量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治理能力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途径,针对性地缓解中等收入陷阱的各类成因,有效促进经济潜在增长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助推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展望产业互联网与中等收入陷阱的未来研究方向,至少存在三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领域:一是构建产业互联网与中等收入陷阱之间的理论框架,二是对产业互联网在助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跨国比较,三是需要重视对数字福利与数字经济*策的效应评估。引言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两个显著趋势。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世界银行统计数据表明,全球经济增长率从年的4.0%下降到年的2.47%[1],危机后十年未能实现全球经济复苏,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速了世界经济的衰退进程。另一方面,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通用目的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数字经济正在从消费互联网的初级阶段发展到产业互联网的高级阶段,并在对冲新冠肺炎疫情的经济冲击中发挥出关键作用。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呈现出两个典型事实。一方面,中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GNI,Grossnationa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