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GrantandNickGrossman–Oct1,
Web3.0社区的一个普遍说法是,我们正处于基础设施阶段,现在正确的工作是构建该基础设施:更好的基础链、更好的链间互操作性、更好的客户端、钱包和浏览器。基本原理是:首先我们需要能够轻松构建和使用在区块链上运行的应用程序的工具,一旦我们拥有这些工具,我们就可以开始构建这些应用程序。
但是当我们与正在构建基础设施的创始人交谈时,我们不断听到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让开发人员在其上构建应用程序。现在如果我们真的处于基础设施阶段,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的假设是,这实际上并不是事情的发展方式。我们不是处于基础设施阶段,而是处于应用程序-基础设施周期的另一轮。事实上,新技术的历史表明,应用程序会产生基础设施,而不是相反。并不是首先我们构建所有基础设施,一旦我们拥有所需的基础设施,我们就开始构建应用程序。恰恰相反。
这甚至成为一个话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现在每个人都知道“平台”通常是最大的价值机会(对于Facebook、Amazon/AWS、Twilio等来说是这样)——所以自然而然地急于建立一个获取价值的主要平台。这在分布式网络中可能更是如此,其中价值经常——但并非总是——在协议层而不是位于顶部的应用程序中产生。
但是,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平台从应用程序=基础设施=应用程序=基础设施的迭代循环演变而来,并且很少在外部真空中构建。
首先,应用激发基础设施。然后,该基础架构支持新应用程序。
我们在主要平台转变的一系列事件中看到的是,首先有一个突破性应用程序,然后该突破性应用程序激发了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构建的基础设施可以更容易地构建类似的应用程序,以及允许广泛消费者采用的基础设施这些应用程序。有点像这样:
应用程序和基础设施在响应周期中发展,而不是不同的、单独的阶段。
例如,灯泡(应用程序)是在有电网(基础设施)之前发明的。你不需要电网就有灯泡。但是要让消费者广泛采用灯泡,您确实需要电网,因此灯泡这一突破性应用程序于年首先出现,然后是年开始的电网。(USV团队读书俱乐部是现在正在阅读有关灯泡发明的《夜的最后几天》)。
另一个例子:飞机(应用程序)是在有机场(基础设施)之前发明的。你不需要机场就有飞机。但是为了让消费者广泛采用飞机,您确实需要机场,因此作为飞机的突破性应用程序于年问世,并激发了人们在年建立航空公司、年建立机场和年之后才建立空中交通管制的阶段有飞机。
有时,您需要的所有基础设施就是一个海滩和一些备件。
互联网也遵循同样的模式。我们从第一个应用程序开始:消息传递()和电子邮件(),然后激发基础设施,使消费者更容易广泛采用消息传递和电子邮件:以太网()、TCP/IP()和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然后是下一波应用程序,它们是门户网站(年的Prodigy,年的AOL),门户网站激励我们构建基础设施(年代初期的搜索引擎和Web浏览器)。然后是下一波应用程序,它们是年的早期网站,如Amaz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