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如何依托国际枢纽机场,谋划好一座新航城?如何充分挖掘海量国际化人群,为城市造“富”?如何产城融合,构筑临空经济新高地?
华高莱斯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忠先生在“面向未来的新机场片区城市设计论坛”上的主题演讲——《厦门新机场片区产业创新战略》,或许可以给大家一些启示。
现将李忠先生在论坛上的发言内容整理发布,以飨读者。
以下是论坛演讲内容整理(上篇):
1
李忠观点
临空经济区如何“起飞”?
(以厦门新机场片区为例)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题目叫《厦门新机场片区产业创新战略》。
厦门新机场的定位是国际航空中转枢纽、海上丝绸之路新驱动。我们看它的位置就会发现,厦门新机场片区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高崎机场外迁,而是要依托国际枢纽机场,建设一座新航城!
备注:厦门新机场片区1小时可达泉州、漳州核心城区,2.5小时覆盖厦漳泉三大海西经济区中心城市,是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经济文化中心载体。厦门新机场的建设和使用,将推动实现厦漳泉地区基础设施、产业等方面的联合发展。
今天在座各位对高崎机场都不陌生,目前高崎机场拥有1条米长跑道和2条平行滑行道及10条联络道,而厦门新机场计划建设4条跑道[1]。4条跑道是什么概念呢?过去,高崎机场是4E级民用国际机场,而厦门新机场是4F级,也就是浦东国际机场的级别。
备注:厦门新机场是全球少见的海岛型机场,规划用地超过50平方公里,飞行区等级为4F级,计划建设4条跑道,可接待世界最大飞机起降;航站楼及配套占地面积约万平方米,是我国最大的单体航站楼之一。
——厦门市翔安人民*府网站
简单点说,厦门新机场的级别要比现在机场的级别要高很多。打个形象的比喻:某个县城有1家自己的建筑设计研究院,现在,把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搬到这个县来了,我们能不能说,这个县的建筑设计研究院规模扩大了呢?当然不能,那是一个很高级别的建筑设计研究院搬到这里来了。这么说,大家就能明白厦门新机场的级别了。
所以,理解大型枢纽机场对于城市的意义,一定要重点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