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个月来北京搭建技术运营团队开始,见过几波人。发现我在阐述的内容基本相同。为了提升沟通效率,写下此文。对我个人,我们在做的事情,团队成员及未来的方向做个较为详细的介绍。
关于我
我叫郑刚。生于年9月吉林省图们市。
年毕业于延边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
因为家庭及民族原因,我从小在韩语环境下长大,中学学了日语,大学学了英语。从年开始,才真正在中文环境下工作。所以中文不是特别好。大学期间的年开始,我自学了那时还并不热门的PHP语言,给一些韩国企业做网站,挣点小钱和兄弟们喝酒。
年,
因为我朋友的亲哥与陈天桥一起从韩国引进了传奇,我朋友给他哥介绍,我是学校电脑最牛逼的。我们便成了传奇游戏第一台服务器的测试用户。我玩过之后,否定了这个商业模式,判断网络游戏不可能有人付费玩儿,当时的千年就是不温不火,并拒绝了让我们承包传奇东北三省点卡总代理的建议。此后的结局不言而知。
我被大学这帮兄弟们骂到现在。
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
人,
还是要尽快见到更大的世面接触更多的事物。
年毕业之后我到了上海一家日本公司做PHP相关的项目研发,做了1年多。期间自己兼职创业做了韩国化妆品专卖网(ilady韩妆网)。研发,进货,渠道,客服全部一个人来做。做的还可以,就是没有团队。
第一次创业,
就这么一个人开始,一个人收场了。
之后发现周边做导游的朋友们很赚钱。我想快速积累现金,然后再创业。就这样年开始,我选择了做韩国入境游导游,进入了旅游行业。在做3年多全职韩国导游期间,发现旅游行业与互联网结合,能做出很多创新的模式。
所以我做过专门选导游的网站,韩文版机票酒店预订网站,韩文版中国介绍网站,入境旅行社内部SaaS管理软件等。
此后年,与一个旅行社老板合作,搭建了入境旅游网站(Mychina)。组建了8个人团队。运营一年后基本盈亏平衡,但是韩国人入境毕竟是个小众市场,每年的入境人数固定在万人左右,我们才做2年,已经看到天花板了。
第二次创业,
从一个人到一个小团队,拿了小投资
但是选择的方向并不是井喷的那种。
年,
我在微博上认识了51book的CEO陈鹏。聊的很投入,他希望我到北京发展,接触中国市场。4月份我带着之前创业团队的小兄弟,来到了北京。当时第一次听到有个叫产品经理的岗位,陈鹏建议我从此做起。
在51booK的三年期间,我从产品经理做起,担任过高级产品经理,产品副总监,运营总监,战略事业部副总,产品运营总监。负责过中国国航的直销项目,携程,去哪儿,艺龙,同程,淘宝等中国几乎所有和机票相关的OTA对接项目。此3年认识了许多中国旅游业内的兄弟们,扩展了人脉,打好了精细化运营的基础,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三年。感谢陈鹏给予如此机会,让咸鱼能有机会可以翻身。
最大的收获是,
从此,我可以用中文沟通了。
关于我们在做的事情
进入51book后我一直是用创业的心态在打工(这是当时某人对员工的要求。而我,确实这么做了)。年初偶然的机会,我在韩国旅行社的朋友托我卖个韩国酒店(仁寺洞宜必思酒店)正好当时穷游在做go活动,在和穷游周扒皮聊天后顺便上了这个酒店,不是因为关系,确实价格还可以。当时穷游还不能直接下单,我把老婆在淘宝面膜店的面膜全部下架后上了这一个酒店,并且做了详细的介绍。
3月21号上午10点开卖后,
我们所有人都傻眼了。
突然来了无数个淘宝旺旺咨询和订单,直接导致电脑死机。当天因为准备不足,根本没想过会有这么多订单,来了上百间夜订单,记得只卖了不到20%。第二天马上下线,再准备了几个酒店后,我们重新上线,结果卖的还可以。
此时(年3月)
我花了几天详细了解了出境自由行市场的趋势和数据,觉得机会来了。我提出了辞职,决定全力投入去做此事。
没有清晰的定位,没有足够的现金,
没有团队。但我觉得,这事儿能搞。
所以,我开始了我的第三次创业“智远行”
吸取之前的创业教训“现金流,团队,方向”成为我这次创业每时每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