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电波之声」,为你发声
第一届
“海纳百创,科技兴农”创新创业成果展
——阶段总结篇2——
一、
“海纳百创,科技兴农”创新创业成果展阶段总结篇一介绍了的前七期的项目,让我们走进了中农粮芯、乡村ceo、治污惠农等团队。在他们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团队成员通过一个个创新点的发掘,一次次新想法的碰撞,才形成了团队强大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今天让我们再来感受七个团队带来的科研魅力吧!
二、
成果展优秀项目展示
1、
论文首发于
《植物病理学报》的刘玉姿团队
刘玉姿团队根据ScYLV的外壳蛋白和运动蛋白的核酸序列设计引物,构建ScYLV外壳蛋白和运动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通过镍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制备特异性的抗血清。同时,利用制备的MP抗血清对在本生烟中瞬时表达的病*蛋白进行检测,最终确定抗血清的效价、灵敏度、特异性。
目前的实验结果表明MP抗血清具有良好的效价、灵敏度、特异性,而他们在用该抗血清进行田间感病甘蔗的检测时却没有出现特异性的条带,因此希望之后能够进一步完善这一实验,实现对该抗血清田间使用效果的检测。
2、
“基于物联网的
南美白对虾病害预警系统”科研团队
致力于智慧养殖、心系科技兴农的“基于物联网的南美白对虾病害预警系统”科研团队曾荣获第九届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展示推介会二等奖、年优秀URP项目。
本项目是为南美白对虾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与病害预警服务开发的南美白对虾病害诊断与预警系统。系统实现了养殖技术、病害知识查询和展示,实时水质预警,三维水质信息动态展示,专家病害诊断、发布信息等功能,为养殖南美白对虾提供便利。本项目预测精度高,各项功能利用php与python混合开发,完善程度高,已可上线运行。
团队成员们凭借专业知识,将奇思妙想转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利器,在实践中发扬我农“解民生之多艰”的精神。
3、
“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
设施草莓智慧种植方法”科研团队
与之前不同的是此团队是由两只团队强强合并组成的,由我校郑建锋博士团队和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林森博士团队组成,此团队曾荣获首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AI组冠*。
这次比赛的主要目的是探索智慧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够使中国的小农户真正从数字农业中受益。我们根据成员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我们团队这边主要负责草莓种植过程中的环控策略制定,提供专家经验供林森团队那边构建知识图谱,分析温室环境数据和草莓生长状况,调整和AI策略。
4、
“科沃智控——中国智慧设施
农业领导者”科研团队
这个团队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二等奖、首届“兴农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等多项殊荣;获得“日光温室封闭式栽培系统及方法”等四项国家专利;发表多篇重要论文等。团队经25年技术积累,不断完善创新,率先研发出国内最先进的设施农业智慧云服务系统。
智慧设施农业指采用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的手段,改变光温等条件,创造动植物最佳生长环境的设施工程。
系统通过部署在农作物产区间的智能传感器、图像采集器、远程控制器等物联网设备,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精准化、自动化、标准化管理。从事规模化生产的农业企业用户或个人用户只需通过预先设定灌溉程序,通过远程控制或网页就可以获得基于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的科学高效的信息服务。
5、
“立体养鸡系统死鸡巡检装置
及巡检办法”科研团队
致力于畜禽养殖的“立体养鸡系统死鸡巡检装置及巡检办法”科研团队曾获年全国农建创新大赛一等奖、年首都“挑战杯”特等奖、年全国“挑战杯”三等奖等殊荣;同时专利进入实际审查环节。
本项目的主要创新点在于通过观察立体养鸡系统中鸡的若干生物特性,尤其是发现鸡伸头出笼觅食与料车撒料的关联,进而将其生物特性应用到机械设备的开发中,使得能够用一种相对比较简单的原理去解决复杂问题。
目前,项目已经申请了发明专利,并且在山东有一个公司对这个项目十分感兴趣,他们在未来还会继续开发这个产品,结合企业的力量和优势来打造一个完善的产品,而且有机会进入市场,真正让科学研究为产业服务。
6、
“膜法堆肥”团队、
“膜堆肥技术骨干”熊劲鹏同学
团队曾荣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市二等奖等殊荣;已获授权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2项;发表SCI/EI论文7篇。
膜法堆肥项目核心产品是将功能性膜覆盖好氧发酵技术与智能传感控制技术结合,研发出我国第一套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膜堆肥技术领域产品。可提供成套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案以及相应配套设备,主要用于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有机肥生产)过程。可解决现有好氧发酵技术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设备节能环保性、智能化程度与整体投入成本无法平衡的痛点问题。
目前已在青海西宁、北京顺义及河北秦皇岛开展了试验示范工作。并与德国UTVAG、江苏思威博、秦皇岛领先生物、青岛志腾、厦门江平和北京智绿九天等多家公司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7、
“么糖无糖低卡休闲食品”团队
此团队曾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市二等奖、“海峡两岸”大学生食品科技创新与创业大赛特等奖、第四届“京津冀”大学生食品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等多项殊荣;同时获得三项发明专利受理。
“么糖”是一个无糖低卡的健康休闲食品品牌,作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学生,我们倡导在膳食中控制糖、脂肪和盐的摄入量,利用赤藓糖醇、异麦芽酮糖醇等代糖物质的复配,以现代化、专业化的食品科技改进传统生产工艺,致力于让“无糖”、“低脂”、“低热量”等健康标签与休闲食品共存,在提升产品口感的同时,减少对消费者身体的负担,不仅让消费者保持健康,同时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
目前,团队已完成三项发明专利的受理,未来将继续致力于打造健康又美味的休闲食品。
三、
以上便是总结篇二的七个团队留下的优秀项目展示的简介,相信大家看完之后,一定对他们的创意与努力有了初步的了解与满满的敬佩之意。
中国创新,聚天下之力而助之。世界发展到今天,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于世界体系之外。科技创新,尤其如此。
在这川流不息的人间,我们匆匆忙忙,为了这个心尖上的国度,自古至今,让平凡的自己散发出耀眼的科技之光,来照亮万千子民时代发展中前行的道路。
青年慢慢征程路,在多元风尘的时代,吾青年一代如星如影,如光如风,要敢于展青年之姿,接科技之力,以不息为体,以日月为道!
想要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科研故事的小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