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世纪末起,一批美国保守主义*治与国际关系学者便开始着力描述一个“新美国世纪”的诞生。在21世纪的头十年中,这种胜利主义的霸权叙述更开始着力讲述一个“美利坚和平”的全球秩序想象。这一“美利坚和平”对新自由主全球化秩序强烈推崇。这种秩序观强调,自由主义经济是全球资源调配、组织经济生活、管理企业的最有效模式;并且,自由资本主导的市场化全球扩张是人类未来全球化进程的唯一路径。近些年,中文学界出现了大量从*治经济学及*治学角度出发对新自由主义全球秩序观的批判。本文希望在讨论中引入长时段的历史维度,尝试展现这种“美利坚和平”的*治叙述与19世纪下半叶英帝国史叙述之间,在问题意识与历史观之间的相通之处。本文认为,这两场讨论的一个重要的共同点便是对自身国际地位及历史意义的倒叙。两者都是在本国全球霸权影响到达高峰时,对这种霸权状态进行的历史追溯与理论阐发。本文强调,从历史维度出发,重新理解过去20年间右翼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者的帝国观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今天“美利坚和平”秩序观的历史起源及其“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叙述的逻辑困境。
一、导言
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英语知识界左右翼都重新开始对“帝国”问题产生出浓厚的兴趣。承载这场讨论的基本历史背景是苏联的解体与美国霸权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有趣的理论现象。首先,与过去对于“帝国”问题的讨论不同,今天并没有太多对与之相关的“帝国主义”问题作出深入的理论与历史的阐述。在公共媒体中,“帝国主义”甚至有倾向成为一个没有历史、无需被理论化的词语。在国际*治话语中,“帝国主义”也作为一种内涵不言自明的污名,以及暴力干涉、傲慢自大与经济剥削的代名词,被用来形容对手一切可能对自身利益形成挑战的*治、外交与经济*策。
本文强调,重新理解过去20年间右翼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者的帝国观有助于我们理解今天今天“美利坚和平”秩序观的历史起源及其“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叙述的逻辑困境。同时,过去十年世界的巨大变局,也使得大量西方的观察家们不得不对中国的快速崛起及“西方的衰落”问题做出回应。[1]而在这类讨论中,中国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所进行的一系列国际援助与合作项目,都被西方媒体乃至学界冠以“新殖民主义”与“新帝国主义”的污名。[2]如何理解中国在21世纪全球化新时期中所扮演的作用?中国的全球化发展观与新中国初期的第三世界发展观,以及在革命历史经验中培养起来的平等观、世界观之间有何联系?它们又与西方中心主义视角下的世界观有何差别?本文希望将西方新保守主义帝国史叙事放在一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长时段中理解,尝试展现新保守主义帝国史叙述与20世纪上半叶英帝国史叙述之间,在问题意识与历史观之间的相通之处。本文认为,这种分析更能帮助我们认识今天英语世界中“新帝国主义”、“新殖民主义”等话语背后的深层秩序观。
本文的视角集中在20世纪帝国主义者与帝国神话辩护人们的帝国观及其变迁上。我们发现,帝国叙事的变化与这个世界的历史变迁密切联系。本文主要分析的文本来自美国,并希望将美国与英国的帝国秩序观放在内在相通的脉络中讨论。本文讨论的入手点是“帝国主义”观念。在过去中国的研究中,以列宁为主的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