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Res的前世今生
High-ResolutionAudio意思是高解析音乐,简称Hi-ResAudio,对于质量超过以往CD等级的音乐档案类型总称,同时是近代数字流音乐的重要角色之一。
上世纪以来的音源规格战争
公元年代,凭借着SonyDigitalAudioStationaryHead及MitsubishiProDigi两大技术领*之下,数字式录音在80年代迅速的成为主流。年,SONY、Philips合力开发CD载体,使得数字音讯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在录音技术步入数字化不久,唱片公司的录音规格便超过市面贩售CD质量的规格。受限于当时的储存技术,如果比照录音规格进行收录,可能一首单曲等同于一张CD的储存容量,一直以来CD从未有上述等级的数字档案流通于市面。
最早出现「超越CD质量」的商用音乐媒介SuperAudioCD,正是大家所熟知的SACD。早在公元年由SONY、Philips共同发表,有别于CD所使用的PCM编码,SACD创新地采用DSD编码,拥有更高的响应频率与动态范围。
至于稍晚登场的竞争对手DVDAudio,仍然沿用PCM编码,却有数倍于CD规格的取样频率与取样率大小,无论响应频率、动态范围都大幅提升,因此在高解析音乐的规格战争中,DVDAudio受惠于沿用CD的录音技术,许多唱片公司及音响器材公司不希望受限SONY和Philips的专利,使得供应商使用DVDAudio的意愿较高。
当时对于DVD的破解技术已然成熟,因此DVDAudio的安全性因而受到厂商质疑,再加上SACD拥有无法使用计算机读取的特性,SONY、Philips与旗下的众多唱片公司开始推行SACD,逐渐在高解析音乐的规格战争取得优势。
公元年,DVDAudio发行了最后一张音源专辑后,结束高解析音乐在实体媒介上的规格竞争。尽管如此,何以SACD仍未成为市场常见的规格?其中一项原因是多数的消费者无法分辨SACD与主流CD的音质差别,甚至SACD无法透过CD播放器播放音乐,须搭配专用的SACD播放器,而且当时SACD播放器的造价昂贵,进一步提高消费者踏入SACD的门槛。
自从21世纪初iPod兴起后,唱片业界发生了许多重大改变,数字流音乐档案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实体媒介,此时所贩售的数字流音乐档案,多数以破坏性压缩的mp3或AAC档案为主流。虽然当时的数字流档案跟实体媒介,在聆听质量上比起来仍有极大差距,数字流音乐档案的价格与携带性却远胜过实体媒介,绝大多数消费者并不具备清楚分辨的能力,因此在方便性与声音质量的取舍之下,数字流音乐档案渐渐取得市场优势。
随着高解析音响器材大众化,某些消费者对于经过破坏性压缩的档案已经无法满足。公元年,由美国网络音乐公司Hdtrack首先推出高解析音乐档案的下载,之后以超越CD音质为卖点贩售的数字音乐档案,逐渐在各大在线音乐网站开放购买。
直至公元年,日本电子情报产业技术协会(JEITA)正式定义High-ResolutionAudio,由影音巨人SONY大力度推行「Hi-Res」商标,宣布「Hi-Res」新时代来临!
JEITA对高解析音乐的定义
取样频率或取样率大小,两者之一须超越CD规格,且不得有一项低于CD规格。
CD的规格为取样频率:44.1kHz,位元深度:16bit
24bit/44.1kHz(等同CD音质/超越CD音质)→○
24bit/48kHz(等同CD音质/超越CD音质)→○
16bit/96kHz(超越CD音质/等同CD音质)→○
24bit/96kHz(超越CD音质/超越CD音质)→○
16bit/48kHz(等同CD音质/等同CD音质)→╳
(48kHz与44.1kHz接近,视为同等级)
日本音响协会对高解析音响器材的定义
Hi-Res标志最初是由SONY设计、使用,后来「日本音响协会」与SONY达成协议,SONY将标志无偿让渡给日本音响协会,作为高解析音响器材的认证标志来使用。
任何日本音响协会会员的厂商,其产品只要符合日本音响协会的规范,可以在商品挂上标志,表示该商品对应高解析音响。
<模拟方面>
a.录音麦克风的高频频率响应性能:必须能对应40kHz以上的音频。
b.扩大机高频播放性能:必须能对应40kHz以上的音频。
c.喇叭、耳机高频播放性能:必须能对应40kHz以上的音频。
<数字方面>
a.录音格式:FLAC或是WAV档,取样频率24bit/96kHz以上。
b.输入/输出界面:可对应24bit/96kHz以上的档案。
c.档案播放:可对应FLAC/WAV24bit/96kHz以上的档案(若为录音器材,只要能对应FLAC/WAV其中之一即可)。
d.讯号处理:可处理24bit/96kHz以上的讯号。
e.数字模拟转换:可处理24bit/96kHz以上的讯号。
其他基于各制造商的评价基准,再经过听感评价后,决定该商品是否足以冠上「Hi-Res」标志。
日本Hi-Res音源贩售网站的购买教学
基于国人对于日文的熟悉度相对于英文不是那么高,本文介绍几个日本Hi-Res音源贩售网站的购买方式,供各位音乐爱好者们参考。
<Mora>
如果欲选择购入特定几首曲子,可以在专辑页面勾选想要的专辑曲目,再到页面下方<选択した曲を买い物かごに入れる>(将选择的歌曲加入购物车),接下来进入购物车页面。
进入购物车页面后要直接结帐,点击图中红圈所示的<ご购入手続きへ进む>(进入购入手续)。
如果尚有其他专辑需购入,可以选择<买い物を続ける>(继续购物),回到专辑页面继续选择;如果选择放弃购买可以按<取消>来取消购买,或者<今は买わない>将其保存到购物车中,等待到下次购买。
进入购买页面后,可以拉到页面下方选择各种付款方法,最方便的是信用卡付款,当然亦可选择到日本当地使用moramusiccard或WebMoney等其他方式付款。
在选定付款方法后按下<购入を确定する>(确定购买)之后,即可购买。
按下<购入を确定する>(确定购买)后会出现以上画面,代表系统正在进行支付款项的动作,此画面可能会持续几十秒到数分钟不等,请耐心等候。
接下来是准备下载的页面,须等待几分钟的准备时间。
当出现上图画面时表示可以下载了,在欲下载的歌曲旁按下<ダウンロード>(下载),即可开始下载。
Mora没有全部歌曲同时下载功能,无论是购买专辑或单首曲目都必须一一点击下载。
下载完成后出现上述画面,代表购买程序完整结束。
<OTOTOY>
OTOTOY购买界面受惠于英文+日文呈现,相较于Mora的纯日文界面更简单易用。
首先在专辑页面选择欲下载的音源格式,选择完之后按下<AddtoCart>,将整张专辑加入购物车。
如果要选择单首歌曲购入,可以在每首歌曲后方选择欲下载的音源格式,再按下<AddeachoftrackstoCart>即可将选择之歌曲加入购物车。
将歌曲加入购物车后,右上方的<Cart>部分会出现已加入购物车的歌曲数量,按下后即进入购物车。
如上图画面所示,当进入购物车后,将页面下拉至下图处。
再来点击红圈所示之<CheckoutTotal¥(IncludeTax)>,开始进行结帐手续。
确定结帐后,即刻进入选择付款方式的页面(如上图),将页面下拉至下图处。
在台湾较方便的付款方式是<クレジットカードのお支払い 合计¥>(使用信用卡付款),当然也可以选择使用其他方式付款。
选择完付款方式后,进入上图画面,点选红圈内的<确定する>(确定),由刚才选择的付款方式购买。
购买成功后,OTOTOY服务器会先传送一份讯息到收件夹内,告知消费者OTOTOY服务器正在准备下载连结,当初注册信箱也会收到相同内容的信件,接着OTOTOY会再传一封讯息过来,告知下载的连结已准备完成(如上图)。
接着点选上图红圈处的URL连结,即可开始下载。考量暴露账号相关讯息,已将文字涂白,实际上红圈处会有一项URL连结。
因为OTOTOY会将所有档案整并成一个压缩档,不必一一点击下载,但服务器的准备时间会比Mora来得久。
文章转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