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发展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也说方方日记
TUhjnbcbe - 2021/4/5 22:26:00
哪里可以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

年年初新冠疫情期间,湖北省作协主席汪芳,从1月25日到3月24日,一共写下了60多篇日记,记录了武汉封城阶段的点点滴滴。

日记公开后,对作家方方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支持方方的说她给世人留下了包含酸甜苦辣的珍贵记忆,反对方方的指称她“旧文人习气”。

4月,随着方方日记在亚马逊上预售的消息发出,互联网上攻击方方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不是责难方方“给境外势力递刀”,就是讥讽“正经人谁写日记”。

然而纵观网上批评方方的理由,却多是站不住脚的——不是无中生有,就是缺少调查,有的甚至暴露了自己的本性。

目前社会对方方的批判,主要是以下几个问题:

方方在日记中抹黑国家、*府和体制?

日记出版之迅速很不正常?

方方日记成为西方抹黑中国的舆论机器?

方方日记对海外华人造成不良影响?

先看第一个说法:方方在日记中抹黑国家、*府和体制?

翻阅数篇日记,并没有看到方方责难*府的语气;相反,方方还数次在日记中要求民众相信*府、配合*府。

1月29日日记

2月8日日记

更重要的是,论反*反国家,那些喷方方的极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今天我就梳理一下,那些左棍是如何在反*反国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

罪名之一:侮辱英烈

前面说到,在方方日记出版后,各路极左指责方方的时候,免不了讥讽一番“正经人谁写日记”。

方方的反对者异口同声“正经人谁写日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公共场所、互联网或者利用广播电视、电影、出版物等,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如今,这些极左在责难方方的时候,反复用“正经人谁些日记”侮辱雷锋烈士,已经涉嫌违反了英烈保护法第22条。

雷锋一共留下篇日记

不要说相关的法律已经出台,就是没有英烈保护法,长在红旗下的我们,享受着先烈们用鲜血铸就的美好生活,理应坚决地维护烈士荣誉。然而,左棍无时无刻不在对雷锋烈士冷嘲热讽,不是反*反国家又是什么?

罪名之二:对抗中央

首先,我们来一遍2学1做:

伟大领袖教导我们,人类命运是个共同体。虽然这个世界有国家、有阶级、有利益冲突,但是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命运都是一个共同体。年9月,总书记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重要讲话:“我们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年后的19大报告中,总书记再次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是全人类在命运上的共同性与发展的和平性。然而,喷方方的左棍,无时无刻不在鼓吹阶级斗争,无时无刻不在挑拨不同群体的对抗,并对暴力、血腥和仇杀无比推崇,破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指责方方的po主无时无刻不在鼓吹阶级斗争

极左一直鼓吹阶级斗争,破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是反*反国家又是什么?

侮辱雷锋烈士、恶*反对总书记,才是真正的给境外敌对势力送子弹!

当有些人从内容上责难方方的理由站不住脚之后,就开始从动机上做文章,也就是第二个攻击点:出版过于迅速?

这些人认为,一本书从完成到出版,绝不可能有半个月那么快(方方日记3月25日完成,4月8日在亚马逊预售),并举出刘慈欣小说《三体》英文版的长达6年的出版过程为证。

此类说辞混淆了两个概念,一是预售与正式出售的区别,二是不同体裁文学的翻译难度。方方日记在亚马逊的正式销售时间是8月,4月8日仅仅是预售日期。此外,一部情节连贯的长篇小说,无论是创作难度还是翻译难度,都不是60多篇日记能比的,因此方方日记用半个月完成翻译并不奇怪。

接下来就是某些人的常用说辞:一切都是西方舆论对中国的抹黑?

西方舆论确实存在着对中国的抹黑,我们也应该对这些予以反击。但是,西方媒体存在对中国的偏见,是否就可以等同于西方媒体普遍责难中国?即使如此,是否就能得出结论:方方日记的海外出版是西方对中国的舆论战?

刚好,有一位叫李铁睿的知友,从大数据出发,对各国的媒体进行了全方位的统计,并通过Python(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处理,得出了与我们直觉相反的结论。其依据的GDELT网站上搜集了各国媒体的海量涉外报道,并计算各国媒体对其他国家的“褒贬指数”(sentimentindex):将一个国家媒体对另一个国家的正面评价记为正数,负面评价记为负数,正负值相加取平均值,即为一国对另一国的褒贬指数。褒贬指数为正数,则说明正面报道多于负面报道;褒贬指数为负数,则负面报道多于正面报道。

英美媒体对各国的褒贬指数

英国媒体对中国的褒贬指数是1.3,美国媒体对中国的褒贬指数是0.,可见英美媒体对中国的正面报道都是多于负面报道的。

这时候可能有朋友会反驳:“我明明每天都看到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抹黑啊。”没错,西方舆论对中国的抹黑确实存在,但个人的亲身经历只能论证其存在性而不能证明其普遍性,因为那不是随机抽样的结果——而经过严格的统计分析,大数据的结果会不同于我们的直观感受。

退一步说,即便西方舆论以负面评价中国为主,也不能论证单例,将方方日记的海外出版视为西方的舆论战。

UCLA白睿文教授

方方日记英文版的翻译者MichaelBerry,中文名白睿文,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语言文化系(UCLADepartmentofEastAsianLanguagesCultures)任教,长期致力于中美文化友好交流。除了方方日记之外,白睿文还翻译了余华的《活着》、王安忆的《长恨歌》、叶兆言的《年的爱情》等作品。年,白睿文翻译完小说《活着》之后,主动联系了十几家出版社,希望中国的翻译作品可以出现在美国的文学市场。小说出版之后,美国有的高中甚至把它作为课本教材。

白睿文有两个孩子,在儿子一岁半之前,他和儿子讲话只用中文,希望为他从小就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他经常陪两个孩子一起看中国的动画片;陪他们一起唱中国的儿歌;学习中国的诗歌典籍......

他说:“语言是另一种文化的钥匙,它会影响到一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在他的眼里,中国是个值得学习和认识的广阔国家。

可见,方方日记英文版的翻译者白睿文非但不是反华*客,反而是一名主张对中国友好的知华派学者。上过他的课的中国留学生,也亲身感受过白睿文教授对中国的友好。这样一位致力于中美友好交流的翻译家翻译的作品,又如何能体现西方对中国的舆论攻击?

更重要的是,白睿文教授早在欧美疫情爆发之前,就在网上阅读过方方日记并决定翻译了,因此不存在“欧美国家无力防疫甩锅中国才翻译方方日记”。

在我们对方方日记的翻译者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我们就可以思考最后一个问题:方方日记是否对海外华人造成了不良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我指出两点:其一,海外华人受到的歧视,从疫情在武汉爆发的时候就开始了;其二,海外华人以及留学生受到的暴力,不仅仅来自于境外。

海外华人因疫情遭遇歧视的最早事件,不在方方日记亚马逊预售之后,甚至不在特朗普提及ChineseVirus之后,而是欧美疫情尚未爆发的2月,就已经出现的现象。

2月26日,旧金山一亚裔拾荒老人当街遭遇殴打:

(图片来源:旧金山当地媒体)

同月,纽约地铁上亦有华人因为戴口罩遭暴打。

图源:纽约每日新闻

可见,无论有没有方方日记的发布,随着欧美疫情的失控,海外华人的遭遇都不会有什么变化。

而且,留学生的伤害来源,不仅仅局限于境外。每当海外留学生遇害之后,国内互联网上的评论,永远有”富二代死了活该“这样令人寒心的话。

留学生遇害新闻的评论区

那些在国外惨遭不幸的留学生,为何还要被国内键盘侠再杀害一次?究其根源,是那些逢西方必反的极左鼓吹的阶级斗争,导致仇富情绪的传播,才使得键盘侠对自己所说出的粗言恶语心安理得甚至引以为豪。

疫情爆发后,归国心切的留学生依然遭到网络暴民的恶语相向。

疫情爆发后国内网友对留学生的责难

相比于刚出版几个月的方方日记,极左对阶级仇恨的宣扬,给留学生造成的伤害才是长期性的。

总之,西方舆论对中国有偏见、有抹黑,不足以推出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总体态度,更得不出方方日记的出版就是西方对中国舆论攻击这种结论。世界上就怕认真两个字,只要我们先调查后发言,那些对方方无中生有的指控便不攻自破。

相关阅读:

方方因为送机“特权”被骂,骂她的人是昏还是坏

这届喷子的媒介素养真不行,先来了解下新闻的体制性失实好不好?

参考链接

1
查看完整版本: 也说方方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