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教育部发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由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UMOOCs推荐的多门课程分别获评线上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及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其中,东华理工大学廖华英教授团队研发的《中国文化概况(英)》获评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课程以培养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为目标,使用廖华英教授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概况(修订版)》作为主要教学材料,并通过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UMOOCs探索混合式社会实践课程模式,为高校跨文化交际课程建设、混合式社会实践课程建设作出优秀示范。
《中国文化概况(英)》由廖华英教授早年开设的“中国文化简介”校本课程发展而来。多年来,廖教授及其团队基于校本课程实践开发教材,研发基于教材内容的中国文化慕课,形成了线上慕课、线下课堂与线下实践为一体的精品混合式社会实践课程。
以实践为基,出版优秀教材;以教材为本,建设一流课程
《中国文化概况(修订版)》一书基于廖华英教授多年校本课程经验开发,并吸纳同行专家及历届学生建议,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升,于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入选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年进行全面修订,以更具时代感的设计满足跨文化交际课程建设需求。
《中国文化概况(修订版)》
主编:廖华英
ISBN:-7---2(01)定价:49.90元
语言与文化相融,体现外语课程思*价值。教材展现丰富绚丽的中国文化,包含国家概况、文学艺术、科教体育、民俗风情和旅游览胜五个部分,主题涵盖广泛,从书法、建筑、烹饪和武术等传统文化瑰宝,到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和成就,内容层次分明,彰显祖国文化魅力,在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同时增强文化内涵,树立文化自信。
技能与素养并举,扎实锻造时代良才。教材修订版重新调整练习活动,注重语言训练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力求扎实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与此同时,通过不同话题和模拟场景,训练思辨能力与文化交流传播能力,引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此外,教材配备教学课件与慕课等丰富资源,支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以慕课为舟,搭建混合式教学;以实践为桨,落实铸*育人
紧随教学改革趋势,廖华英教授及其团队基于教材内容及多年课程经验设计开发了《中国文化概况(英)》慕课。课程突出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同时体现现代中国元素;采用中外教师对话形式,从跨文化视角展现文化特征。年,课程获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并于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国内高校外语界为数不多的“双金”课程。
以精品慕课为舟,课程团队结合校本课程创新打造《中国文化概况(英)》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课程。课程设计紧扣教学目标,考核安排体现混合式社会实践特色(线上慕课学习占比30%,线下实践作品占比50%,课堂表现占比20%),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即时交互的特点,通过讨论交流、实践视频分享等内容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师生共赢。年疫情期间,课程团队一方面积极探索文化课程思*教学,将抗疫时事有机融入教学内容,带领学生使用英语讲述抗疫故事,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实现外语课程铸*育人;另一方面基于UMOOCs平台积极探索社会实践课程创新模式,举办“第四届中国文化外语微视频大赛——抗击疫情下的中国故事专题赛”,打造中国文化课程“云实践”品牌。
学生实践作品展示
廖华英
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中国文化概况(英)》课程负责人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级课题7项;主编教材5部,获江西省高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江西省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精品教材是实施教学、开展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优质在线教学平台是课程创新的重要载体。《中国文化概况(英)》作为首批语言类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基于优质教材内容设计,融合在线教学平台优势探索模式创新,为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有益的实践经验,也再次印证了高质量教材出版以及智能学习平台开发对优秀课程建设的重要助推作用。
与时代共振,与改革同行,与教学共生。多年来,外研社积极探索,行稳致远,在改革的浪潮中与全国高校外语教师携手前行。年发布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34门语言类课程由外研社优质本科英语教材支持设计,9门课程由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UMOOCs支持推荐,充分展现了外研社在服务教学、推动课改方面所作出的有效支撑。未来,外研社将继续坚守初心,砥砺创新,融合精品教材、数字资源与智能平台,为高校外语教学课程改革提供更加优质、完善的解决方案!
附:
《中国文化概况(修订版)》精彩样章:
《中国文化概况(修订版)》教学课件及课文录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