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发展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青铜器发展的两个高峰丨付强谈青铜器
TUhjnbcbe - 2021/3/10 18:16:00

本文为作者来稿。

来稿刊登丨我与青铜器的缘分

青铜器的产生与出现丨付强谈青铜器

青铜器的种类与功能丨付强谈青铜器

第三节青铜器发展的两个高峰

从相当于夏代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容器,一直到了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中国的青铜器就达到了第一个高峰。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看法是从比较中的出来的一个认识。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形制多种多样,每一类铜器都有创新的特点,有许多铜器充分体现了古人高超的想象力,如有老虎吃人的卣、人脸的盉、还有非常多的动物造型铜器等。这一时期的铜器纹饰非常的富丽堂皇,基本上都是三层花纹,器物的表面布满了花纹。主体的纹饰大部分是兽面纹或者叫饕餮纹,常见的还有夔纹、鸟纹、蝉纹、蛇纹等,器物的附件上通常装饰有小人或小动物。铭文开始增多,商代晚期的铜器是铜器上出现文字以来,迎来的第一个高峰,而且绝大多数的商代晚期铜器上都有文字,最长的接近五十个字。铸造工艺也非常的高超,器物都比较厚重,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就重达八百七十五公斤,还有一点在这里指出来,就是商代晚期的铜器广泛的使用了镶嵌绿松石的技术,尤其是兵器、车马器上尤为流行,还有镶嵌玉的例子(李学勤:《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两个高峰》,《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第57-62页)

西周早期的铜器以宝鸡为代表,这也是*权更替和*治中心的转移造成的,特别是我们看到宝鸡戴家湾和石鼓山出土的青铜器,就使我们感到非常的震惊。首先表现出一些新的器形,像方座簋,方座簋是西周早期的宝鸡地区第一次出现的。还有青铜禁,目前所看到的三件青铜禁都出土于宝鸡地区。簋的变化非常多,除了殷墟时期的盆式簋和上面提到的方座簋外,还出现了三耳簋、四耳簋、尖刺乳钉纹簋,钉纹特别的长。最大的单体方彝、出戟方彝、出戟的大卣、带长扉棱的鼎,装饰的风格非常夸张。不管是出戟的扉棱还是尖刺的乳钉都非常长,显得非常张扬。纹饰也出现了新的苗头,虽然大部分还是接近商代晚期的兽面纹,但是周人所崇拜的凤鸟纹饰开始增多。铭文也迅速增长,商代晚期没有超过五十个字的铜器,到了西周早期就有两百多字的铜器,由此我们就可以想见当时铸造铜器技术的高超。铜器的组合也出现了多批,如端方的柉禁十三器和石鼓山出土的一套带禁的铜器,这两组铜器的功能,我们认为大部分是西周早期分封诸侯时分器的结果,是用来祼祭的(付强:《由清华简封许之命看周初分器的标准》,武汉大学简帛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铜器发展的两个高峰丨付强谈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