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过年的想着下一篇儿发什么内容来得好,本猩猩默默的打开了Sprudge,震惊的发现了这篇关于“云南咖啡”的特写。在Sprudge整个网站上,带有‘云南’标签的文章一共有两篇,上一篇发表于年,讲的是云南咖啡因为雀巢出价创新低而遭遇危机。
猩猩还在伦敦生活的时候问过云南的朋友,云南的咖啡好吗?那时总有人带着迷之自信说我们的“小粒咖啡”很好的,雀巢都用我们的咖啡。我当时直接听成了“小丽咖啡”,以为是一个什么品牌。在云南生活了之后,看到所有的超市的确都在卖着样貌完全不讨好的“小粒咖啡”,我默默的把手伸向了illy。是的,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消费者,从包装上就能判断什么是你想要的产品,这和电影海报的视觉原理有些类似。
年夏天,我拿着一袋新鲜烘焙的云南豆,在伦敦碰到了Prufrock咖啡馆的培训师Jeremy。这位乐手转行成为咖啡师,获得过年WBrC英国冠*的专业人士,露出了迷之微笑:“这是卡蒂姆吗?”对于卡蒂姆一无所知的我,感觉到他并没有什么兴趣想要深入了解这款咖啡。
有一次我获得了宝贵的参观云南咖啡厂的经历,亲眼见到了巨型的德国烘焙机和一条厂方引以为豪的速溶咖啡生产线。这个云南最大的国有咖啡饮料生产企业希望开始拓展以咖啡馆为主体的营销之路。有意思的是,负责人愿意既出售云南本地咖啡,也包容国际精品。然而上级领导觉得,我们云南是咖啡产地啊,只能卖我们云南的小粒咖啡。
这几个段子我和朋友说过好几次。想要表明的观点是,云南的咖啡离我们向往的那个云南咖啡还远得很,这和它是否很小粒没有太大的关系。和中国其他行业是一样一样的--在粗放发展了几十年以后,咖啡产业想要转型到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吗?那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可怕的是那种迷之自信,比如一个本地媒体拿着上世纪80年代归国老华侨把云南咖啡形容成银河系的稀罕物的一篇古早文章作为云南咖啡骄傲的资本。
Areyoukiddingme?
吐槽结束,还是来看看这篇被我称之为观察性报导的文章吧。
“MadeinChina”MightSoonMeanExquisiteCoffee
作者:AsserB?ggildChristensen
翻译:MsChimp
在中国云南省,咖啡种植农们如今正在面临着从商业豆到精品咖啡豆的转变。中国,除了茶之外,还能否超越吗?
一位穿着灰色长裤,带着斗笠的中年男子,站在一打几近完工的日晒台板面前。他用着充满激情,声嘶力竭的用普通话大声喊着。朱何文(音译),是新近成立的咖啡合作社的负责人,过去也是雀巢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