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自由执业”的思想正在医疗圈生根发芽,前有张强、于莺等自主创业,后有医生集团、医生工作室相继崛起。而新一轮医改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让医生价值的发生根本性提高,让越来越多的医生“萌生去意”。最新发布的的《中国执业医师生存与发展蓝皮书》(下称“蓝皮书”)显示,有34.1%的医生在既往12个月内有离职意向。对于医生而言,是继续在体制内埋头苦干,还是跳出体制闯出个海阔天空?中国医生未来执业之路在哪里?
1
“中间层”医生离职意向最强烈每个人都想找一份薪水高,上下班便利,工作时间少的工作,医生也不例外。国外研究显示,医生离职的主要有薪酬待遇低、医院位置不合适、升职空间有限、威信和权威不足等四方面原因。所谓“中间层”指的是中级职称或二级医疗机构医生,他们就“上有老,下有小”,具备所有离职原因:薪酬待遇不高,岗位尴尬,向上向下竞争都激烈。蓝皮书数据显示,这部分医生群体离职意向最高。在所有医生中,中级职称的医师离职比例占37.87%,明显高于高级职称和初级职称医师。而二级医疗机构医生有离职意向的占比36.53%,也高于三级及一级医疗机构医生。
在年龄相关因素方面,调研显示,31~40岁的医生离职意向最高,达到38.99%,而20~30岁年轻医生以及41岁以上的年长医生离职意向相对较低,分别占29.77%和30.88%。
2体制外是大部分医生的选择年,原卫生部允许地方进行医生多点执业的试点,但并未真正实施,直到年,多地开始探索多点执业的实施细则,让医生有能够跳出体制束缚的机会。蓝皮书数据显示,超过80%的医生“跳槽”会选择跳出体制。具体而言,有22.84%的医生选择自主创业,15.67%医院,而选择仍医院工作的医生仅占14.94%。其他人选择医药企业或其他行业。
在职称相关因素方面,所有级别医师离职后职业发展方向选择无明显差异,均首选自主创业。在次选方面,中级职称医师更多选择“医院”,其他医院。
在不同医疗机构方面,二、三级医疗机构医生倾向于首选自主创业,一级医疗机构医生倾向于首选医院。
医院发展时,所有医生都表示,满足个人发展需要和国家*策支持是医院的主要因素。不过,31~40岁年龄层医生认为,个人医院的主要因素之一,这可能与该年龄层医生需要更高的收入以维持家庭和生活支出有关。
如想获得蓝皮书全文,点击阅读原文或请进入task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