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5日,在成都举行的“中国信息通信大会”上,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四家联合发布了《四网四流融合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认为四网(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人文网)四流(能源流、信息流、物质流、价值流)融合是未来发展趋势,并阐明了其促进数字新基建、碳中和可持续发展与数字生产力的意义与作用。
白皮书指出,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与交通革命改变了物理世界,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数字生产力特征,改变了人们交往、生活与工作的方式,促进了科学、工程与人文的融合发展,形成了人-信息-物理系统融合的新型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以数字人文网的形式成为推动数字生产力的关键,并表现出物理世界三大革命的基础设施与数字人文网的逐渐融合趋势。
科学、工程、人文的可持续融合
白皮书提出将哲学思想、科学理论和工程实践融会贯通:
从哲学思想上,是全局思维,整体大于个体的总和。
从科学理论上,探索出能源、信息和人的行为的互动规律。
从工程实践上,将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基于能源操作系统方法,将能源体系和人工智能体系结合,实现增值效益。
通过四网四流融合,可以将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联动起来,促进融合创新的深度与广度,建立可持续的产业创新生态发展模式。
本白皮书是在中国工程院陈清泉院士的亲自指导下编写完成,并得到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希望白皮书的发布对于我国工业智能化的未来发展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序言摘录
数字生产力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区别于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典型特征,需要得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共同支撑。其中,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是经济基础的三个支柱,而人文网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四网(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人文网)四流(能源流、信息流、物质流、价值流)融合,可以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出行)革命联动起来,建立人—信息--物理系统形成的新的生产关系,发掘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数据红利所能带来的巨大生产力,并在前三次工业革命生产力总和的基础上爆发出指数级的增长。
“四网四流”代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于人类思维方式在哲学层面、科学层面与工程层面的根本性改变与影响,并提出了将哲学思想、科学理论与工程实践进行融会贯通的产业战略需求。从哲学思想上,需要建立全局思维,基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互动,形成整体大于个体总和的优势。从科学理论上,需要探索出能源、信息和人的行为的互动规律,将废弃的能源变成有用的能源并促进碳中和。从工程实践上,需要将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开发智慧能源操作系统,采用端边云的结构,将能源体系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体系结合,实现增值效益。
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根据我发现的人的行为、能源和信息的互动规律,开发了智慧能源操作系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分别从信息、能源、交通与人文的角度,根据我提出的四网四流融合的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四网四流”产业发展的战略框架,并将其核心内容形成此白皮书。
目前,“新基建“受到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