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请求发送到后端与响应的过程
WhyFlask概览
Flask的常用工具和项目配置
pycharm
HTTPrequester
redis
从第一个路由注册接口开始
使用装饰器处理接口必填字段
Flask上下文获取request参数
错误处理
数据库连接池
循环导入的那些坑
封装加密方法
ORM与Model
celery多线程、异步任务
设置response模板
完整的注册接口
使用Blueprint进行模块划分
总结与展望
前言前些日子转了python后台开发。我很享受这种不管做什么都是在学习新的知识的感觉,像新生儿一样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
这篇文章总结了我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使用Flask框架搭建一个可扩展的中小型webservice,并在其中加上一些原理的阐述或者链接。在本文中以实际的用户模块为例。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自己在入门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坑,文档或者个人博客并不能满足我的需要,不是很基础(毫无架构可言,而且大多是不实用的博客项目)就是特别复杂。在此感谢我的同学/同事evolsnow,在开发学习过程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也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想入门python/Flask的同学。
HTTP请求发送到后端与响应过程在进行项目搭建之前,我们先大致回顾一下一个HTTP请求是如何发送至后端并且响应的。
通讯双方进行连接首先通讯双方遵从HTTP协议。当我们输入这样一个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