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1/1 17:34:00
分享一名本科生从大学入学到秋招拿到腾讯offer的完整经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自我介绍鱼皮是上海某学校本科生,网络工程专业,秋招因为有腾讯的实习转正,所以只面了大厂,也拿了几个大厂的offer。我一直对计算机很感兴趣,是兴趣自驱动型coder。学的技术也不少,网络工程专业学的知识就不说了(网络拓扑什么的),主要是自己学习的全栈开发、微服务、区块链和大数据技术。目标因为高考失利严重(和北邮差1分失之交臂),所以入学起就决定要好好努力,做到不输其他名校的同学。对自己的实力从来没有过怀疑,因此也有动力去努力,当时就没有考虑过读研,目标只有一个:进大厂!进大厂!!进大厂!!!入学前几乎是零基础的,也就是用按键精灵写过网游脚本,用frontpage+dreamweaver水到过上海市某信息竞赛的三等奖。虽然追求目标时走了一些弯路,但总体还算顺利,也给大家分享下自己的学习路线。学习路线总的学习曲线是:先从一个点到一条线,再多几条平行线,然后多几条交叉线,最后构成一个较完整的面。好抽象第一阶段:初入茅庐,海纳百川大一上学期加了很多社团,学习也基本划水,加入了一个给学校建网站的工作室。后来意识到自己学校的计算机课程很水,要靠自己学习才能提升,因此开始自学。大一上学期一直在做前端(html\css\js\jquery),给学校建网站。那时以为自己会一辈子做前端(看了几本js书就飘了?),后来开始好奇请求背后的逻辑。于是大一下学期开始学习后端(node\数据库\javassm),发现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考取了JAVAOCA8证书。期间跟随学校课程学习了c\c++,自己学了点python\php的皮毛,也水到了一个国家级的科创项目,进入了副院长的实验室做项目(前端和c#)。这个阶段是接触知识最多的时候,可以叫“海纳百川”。但比较迷茫,还不确定自己之后要做什么。但很庆幸,兴趣让我加入工作室,做着和兴趣相关的工作,同时赚到了自己的生活费。申项目的时候不被老师看好,被拒绝了几次,但最后是学院唯一一组大一的国家级项目。也是在一个偶然的时机,我私聊院长,成功争取到了和研究生一起做项目的机会。总结,8个字:勇于尝试,把握机会第二阶段:兴趣使然,纵横交错大二上学期,当了学生会部长、社团部长,晋升为工作室的负责人,除了学习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但我始终坚持每天留给自己几个小时用来提升技术。大二上学期,学习了微服务技术(dubbo、springcloud全家桶),其实如果微服务学的深入,你能学到很多理论和实战知识,举例子:分布式理论、服务注册发现、配置中心、链路追踪、熔断限流降级、分布式事务、分布式锁、容器等等。自己也抽空给学校建了个前后端会议室预约系统。大二下学期,意识到自己的前端开发效率好像跟不上,就了解了下vue,发现比之前学的angular爽多了,贼开心,一口气花了一个多月学完了,也相应的了解了很多打包工具和Cordova。后来认识了一个很优秀的学长(目前在阿里巴巴),很多问题向他请教,也一起做了一个比赛项目,有人带的感觉真好_(:з)∠)_。后来学了几种消息队列,学习MySQL优化,深入了解了Redis,手动实现了一些框架代码,如Spring、HashMap等。也意识到了算法的重要性,开始刷LeetCode。后来经常在学院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不得不说,很多东西你会了但讲不出来,说明就不是真的会。大家可以了解一下"费曼学习法",自己学过的东西一定要讲清楚,这也对面试有极大的帮助。对于学习计算机技术,我也总结了一些技巧和经验,如下:1.对于编程语言,建议看书和文档学习(比如go语言的官方gotrip),并能够边看边写2.对于框架、中间件和工具,建议先看下官方文档,很多简单的东西文档的quickstart就能对付了。复杂的,比如SSM框架,要看视频学习,边学边做,很多项目的雏形就源于demo(这里强调,不要看出版超过一年的书,框架更新的很快的)3.要多逛技术社区,推荐GitHub和牛客网,有很多使用的工具和技巧(比如fastj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