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充足的淡水资源不仅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且为人类文明提供精神支持[1]。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清洁水资源的供应压力与日俱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指出2025年将有2/3的世界人口面临缺水的问题[2];美国国家工程学院将清洁水源的获取列为21世纪最大的挑战之一[3];联合国《2018年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显示全球水资源的需求正以每年1%的速度快速增长,且增长速度在未来20年呈递增趋势[4]。水危机在当代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经济问题,甚至成为制约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巨大的人口和工农业生产压力,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更为突出。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显示,我国11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52个沿海城市有90%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5]。目前沿海地区的水资源供应已不能满足需求,探索新的水资源供应方式刻不容缓,其中建设海洋水库(coastalreservoirs)是解决沿海淡水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陆海统筹的时代要求。本研究就沿海水资源的特殊性、海洋水库的建设历史以及建设的关键问题,对沿海地区建设海洋水库进行分析论证。1沿海水资源的特征我国降水存在严重的区域差异,绝大部分降水集中在沿海地区,其中近2/3的降水汇入海洋,仅有1/6的降水得到有效利用[6]。因此,沿海地区虽然降雨量大、径流总量大和淡水资源丰富,但径流的季节性差异导致水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雨季降雨量大,且水质较好,但蓄水能力不足,往往引发洪涝灾害,大量淡水在洪期汇入海洋;而旱季径流较小,且水质较差,无法满足正常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同时,沿海地区位于流域汇水的末端,受上游污染的影响,水质较差,该问题在中小型河流中更加突出。此外,沿海地区的地理位置特殊,受海洋潮汐作用的影响,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往往淡咸交错,易受海水入侵的影响。地貌通常为河口三角洲平原或海积平原,地势较为低平,地表蓄水能力差,不易建造大型平原蓄水水库,但存在海湾和潟湖等天然蓄水地貌。
职业炒家(五)-----升值#
不要购买任何附加值。
一)升值
炒楼要赚钱,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买进
·等他升值
·卖出
你要知道,当你买进与卖出时,你交易的都是“市场价”。谁也不可能金手指,买到五年前的价格。
你要赚钱,就是“市场价”移动了。从普遍的元/平米,涨到了元/平米。
这事说起来容易,可是做起来,却是一团迷惘的。
每一次亲友聚会,照例关于房价的讨论都是大篇幅的。亲戚们少不了吹嘘当年买了二套,投资眼光如何英明。又或者是当年错失了二套,悔得肠子都青了。
可是,为什么房价会从-,绝大多数人都是答不上来的。
哪怕那些吹嘘的“投资高手”,说起细节轶事能吹二个小时。可是讲到原理,多半还是迷惘。只能归结为“运气”。
如果你答不上“为什么升值”,“哪些盘会升值”。那你也称不上职业炒家,最多只能算个好运者。
二)原理
房地产不是制造业,房地产是金融业。
真正懂房地产的,真正的炒家,全部都是金融大师。比目前最好的宏观经济学家,还要更懂经济。比目前最好的投行基金经理,更懂金融。
我们的国家,大致有三个数据;
·货币+24%/每年
·实物+9%
·通胀+14%
也就是说,滥发纸币的速度,远远超过实物。造成了全社会的通胀。
纸币通胀,才是房价上涨的唯一动力。
房地产本身是有折旧的。不快不慢,大约每年1%
任何认为房地产本身会“升值”的概念,都是荒谬的,愚蠢的。房产不会升值,是货币在贬值。
房地产其实不是制造业,是金融业。他对冲的是全社会的滥发纸币。
所以房价每年涨13%,每月1%,雷打不动。
如果你想买房子,然后保值增值。那你就最好想一想。你手里买的是什么,究竟能否对抗通胀。
三)拆骨法
前一阵子,在某婚礼晚宴上,隔壁坐着一个女生。
当我们扯起职业炒家时,她眼神里范着光。
“职业的啊,哇塞”。
“那你一定拥有最好的房子。最好的小区,最顶尖的品牌开发商。花园泳池会所,空调地暖新风,精装修拿钥匙。学区房,只有学区房才最保值增值”。
我看了看他黝黑的皮肤,焦*的牙齿,最终确认他的确是一个女人。
只有女人才会说出这么没头脑的话。
为什么呢。我们举个例子。假设某板块,某开发商,新建一手楼盘,他卖你/平米。精装修品牌营销一手开发商热气烘托。
而旁边普通的一个平庸小区,二手旧楼卖0/m。
请问,差异在哪里。
凭什么B卖0,A卖。差异在哪里,你为哪些“因素”支付了溢价。
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绕不过去。
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都含糊应答。不思辨析。
事实上,我们可以用“拆骨法”。
譬如同一个小区。同一幢楼里。A的30楼和3楼,售价就不同。
30楼如果卖的话,3楼可能只有。这其中近20%的差异,属于“楼层差价”。
同样的30楼,朝南朝北又不同。
这是朝向溢价。
你将楼层,朝向修正系数都剥掉了,A还是比B贵。那么,你可以这样说,A的/m售价中,其中包含以下因素;
·基础盘,0/m
·精装修,/m
·楼龄三年,/m
·绿化与会所,/m
·房型差异,/m
·楼层差异,-/m
·地铁便利,-/m
·品牌溢价,/m
·初房情结,/m
----------------------------
合计:/m
我们仔细看这张表,脉络就清晰得很多。
凭什么旁边的二手楼卖0/m,而你却花了/m买A。
其中,楼层,地铁等打分,还都是负数。说明A的品质比B还要差。但你最终是支付了高得多的溢价。因为你还购买了别的货品。主要是精装修+品牌+初房情结。
好了,现在问题来了。哪些因素能帮助你保值增值?
三五年后,尘埃落定,A和B的哪个表现更好。
四)增值能力
当你花/m买房子时,其实你只有0/m是买了具体的砖头水泥。还有的2/m,你买的是各种各样的“附加值”。
但是,如果你要升值的话。所有的因素,并不是普世升值的。
当你掏出去的钱中,只有一部分会升值。其他的并不会升值。
只有一部分能对冲货币。
只有一部分是硬货。
在所有的资本支出中,“装修”是最不保值的。目前上海精装修一手楼盘,装修一般是二个标准。/平米和1/平米。
业内的行规,大概是四倍。
也就是说,他卖你/㎡的净装修房。你自己找个工人干干,实际成本是/m。
所以炒家们有一条铁律。那就是绝不碰“精装修房”。
每一个炒家都是装修大师。建材市场我们比任何人都熟。炒家们倾向于买毛坯房,然后自己装修。利润就出来了。
如果有谁和你说“品牌开发商精装修楼盘”。那他一定不懂炒楼。
职业炒家的第二条铁律,就是绝对不碰“品牌开发商”。我们绝对不为品牌支付任何溢价,绝不,绝不!
万科的房子,一般比同地段其他KFS贵40%左右。仁恒的房子更离谱,一般比同地段一手盘贵60%。
我们遇到过很多仁恒粉。谈起仁恒眼睛就成了度。
三个圈。有些人喜欢仁恒,和米粉水果粉一样毫无道理。自住就是喜欢。
但是作为投资,我们绝对不碰万科,仁恒。
为什么,当你今天花了多出60%的溢价,买入仁恒。
等你某一天想要抛售时,你必须得拿回这60%溢价。
你得再去找一个仁恒粉。
你得再去找一个下家。并说服他“仁恒的尊贵血统”。并说服他多掏60%的钱。这个难度可不是一般的高。
货比货得扔。人家看看你的小区,看不出任何尊贵之处。当年你买得贵,那是你的成本高。
对于职业炒家的第二条守则,就是绝对不为“品牌”支付溢价。
今天你买入时支付了溢价,你卖出时,该“溢价”如何套现。该溢价如何保值增值。
我们信奉的只有品质。栋距,进深,面宽,用料用材,层高。除了品质之外,我们一无倚靠。
职业炒家必需是冷酷无情之人。我们绝不是任何品牌的粉丝。
我们抓在手里的,只有那些冷冰冰实际的数据。你的层高3.1米,他的层高2.9米,他的层高2.7。好的,那我就愿意为3.1米支付溢价。
职业炒家的第三条纪律守则,是“初房情结”。
但是这个话题太大了,值得好好用二篇,甚至三篇文章仔细阐述。所以我们留到后面详细展开。
五)学区房
职业炒家的第四条原则,是学区房。
在水库论坛上,有一个链接《我为什么不买学区房》,很长。建议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