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5岁的刘迦勒是一家大数据分析公司——北京融信数联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数据分析师。
与其他数据分析师的专业背景多为统计学与计算机专业不同,刘迦勒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但他一直对大数据行业很感兴趣,自大学期间便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相关业务书籍,并于今年5月份,通过线上面试等环节,顺利加入北京融信数联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数据分析师。
随着大数据行业的蓬勃发展,相关人才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数据分析师更是被外界称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职业之一”。
“大数据行业的快速发展源于目前各个领域的数据产生速度非常快并且量特别大,当这些数据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探寻其中的规律,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决策。”刘迦勒认为,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完成对事物的精准刻画,帮助人们全面了解事物的本真面目,预测即将发生什么,发生的概率是多大,告诉人们不能做什么。
当数据无处不在,并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运用数据驱动的思想和策略在实践中逐渐成为共识。
“人生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数据来解决,数据的力量远比个人的感知力量要大得多,也准确得多,也必将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展望未来,年轻的刘迦勒充满了信心和干劲。
值得一提的是,刘伽勒所在的公司与传统意义上的大数据公司有所不同,其自身并不生产和沉淀数据,而是依靠其他多源数据为其所用,如电信运营商数据、*务数据等,数据分析师仅提供大数据的融合治理和价值分析服务。这一方面避免了数据的生产方单一性和片面性,另一方面所有数据分析工作也都是在遵守国家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充分保护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基础之上。
刘迦勒认为,自己的角色定位就像是大数据领域的“厨师”,根据客户需求和应用场景来提供专业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服务。
“如果客户想吃‘西红柿炒鸡蛋’,那我们就建议客户去市场(数据源)采购‘西红柿’‘鸡蛋’以及相关配料,经过我们的加工、融合、分析、治理,保质保量地端到客户面前。所以我们不生产‘鸡蛋’和‘西红柿’(数据),我们唯一可以沉淀的就是‘厨艺’。”刘迦勒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