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财经(finance_ifeng)综合每日经济新闻(nbdnews)、解读标杆(jiedubiaogan)、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国土资源报
在年最后的日子,*奇帆的去向终于坐实。
今天(12月30日),重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接受*奇帆同志辞去重庆市人民*府市长职务的请求,接受吴刚同志辞去重庆市人民*府副市长职务的请求。
同时,任命张国清同志、屈谦同志为重庆市人民*府副市长,决定张国清同志为重庆市人民*府代理市长。
*奇帆:入渝十五载,*坛不倒翁
*奇帆年生于浙江诸暨,纵观他的从*履历,任职的地方仅有两个直辖市:上海和重庆。年10月,时年49岁的*奇帆从上海市*府副秘书长调任重庆市副市长,年正式当选为重庆市长。
作为“*坛不倒翁”,*奇帆先后经历6位市委书记。就任市长后,更是先后与3位*治局委员搭档。
纵观*奇帆在重庆为官的15年,他长于金融和产业经济。媒体曾报道,“渝富模式”“笔电产业”再到“渝新欧国际铁路”,*奇帆个人色彩闪烁其中。再加上此前他在上海本地股重组以及提出的资本市场第一个净壳收购的概念,无不显示着其在经济领域的建树。
近几年的重庆,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颗明珠。从年到年,重庆的GDP增速“三连冠”领跑全国,一个个经济案例,成为学界业界讨论的焦点。背后的经济操盘手*奇帆也备受瞩目,他被国内学术界及媒体界赋予了“金融市长”这一民间头衔。
“金融市长”*奇帆:市长只是个职务,经济学者是终身的。
*奇帆是经济学中供应学派理论的信奉者,该学派因强调供给创造需求而得名。他理解这一理论的特点是,*府保持较低成本的投资环境,促进企业发展;放宽市场准入门槛,让各类大中小微企业竞相发展;形成同等国民待遇的市场,使各类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必要时候,*府出资补助可增加就业的企业稳定就业。
*奇帆谈论经济问题不用看数据,材料熟稔于心,讲述时习惯用左手比划示意。他对自己的专业水平也颇有自信。
年的两会期间,*奇帆在重庆代表团对媒体表示:“市长只是个职务,经济学者是终身的,你们也不愿意把我当市长。我作为市长,要是跟你们打官腔,也不会跟你们这么聊天。”在这次与媒体的交流中,他的另一句话流传更广,“明明是金融报的记者,不提金融问题,偏偏要问那几个腐败的官员怎么掉进陷阱里的。碰上我这样的还不赶紧问点经济问题,不珍惜自己的采访时间。”
被媒体报道最多的,是*奇帆在重庆的土地管理模式。
年,重庆直辖4年后,*奇帆到重庆任职,主管金融、财*、工业等领域工作。“第一把火”烧向重庆城区的烂尾楼,总投资达数十亿元,涉及拆迁户数千户、银行贷款30多亿元。
“我刚到重庆的时候,主城区90%的土地都是采取协议转让。”*奇帆曾在《中国国土资源报》上撰文称。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年,重庆市建立了土地整治储备中心,改革土地资源管理制度。将土地一级市场的经营权上收,并通过*府特许经营的方式,对全市土地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按照*奇帆的计划,重庆在年一次性储备了主城40多万亩土地,之后20年内每年只开发5%,即2万亩左右。
年12月4日,重庆推出了全国首创的地票交易制度。简言之,农民自愿将闲置宅基地等复垦,经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产生指标,再以票据的形式通过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拍卖。
“农民在外边务工十年,已经不回老家,老家的房子即使卖掉,也只能卖两三万,但是把房子拆了,复垦为耕地,地票倒能卖十几二十万。”*奇帆认为,“这个过程是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的过程,有助于农民致富的过程。”
*奇帆另一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