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用车领域鱼龙混杂,大部分轻卡产品主要是从农用车发展起来的,所以原来的企业标准低、管理不规范,即使是一些大型商用车企业,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也依然存在问题。而汽车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关键期,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在不断强化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管控。
工信部对年全国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在办理新出厂车辆注册登记时发现的“涉嫌违规”汽车产品进行了逐一核查,确认共有辆新出厂车辆存在违规行为。此外,该部在组织年度车辆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中,发现部分企业存在实车参数与批准参数不一致、不符合国家标准等违规行为,并于年8月24日对去年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较多的18家车辆生产企业予以通报。
车辆生产一致性指的是要保证实际生产销售的车辆产品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下称“《公告》”)批准的车辆产品、用于试验的车辆样品、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车辆上传信息中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一致。
商用车违规频发
这次被通报的18家车辆生产企业,基本集中在商用车领域。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商会秘书长钟渭平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谈到,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商用车生产除了标准化之外,还有很多的个性化问题,这些在乘用车上面是没有的;商用车存在批量小、产品车型太多,增加了在执行过程当中的难度;商用车企业在国三排放之前的标准化执行的很差,特别是在生产和交付流程环节,工人在这方面的意识比较差;部分企业在日常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导致很多流程和标准没有执行到位;大量的商用车出厂时是以非完整车辆的形式出场的,后面的很多工序和流程都是由改装厂和经销商来完成的,而这些环节最容易出现问题。
对于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的车辆生产企业,工信部按照违规性质及严重程度不同,分别给予行政处罚、撤销问题产品、限期整改、批评式约谈等处理处罚措施。第一财经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这次榜上有名的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亚星客车”),在今年4月2日已吃到工信部的罚单。工信部开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提到,该部在年11月开展车辆生产一致性专项检查,确认亚星客车生产的型号为GDWHKE1的客车在转向助力失效时,转向力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内饰材料垂直燃烧特性的燃烧速度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因此,工信部责令亚星客车停止生产和销售YBLH1QP型客车产品;责成亚星客车进行为期6个月的整改,整改完成后,工信部将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整改期间暂停亚星客车《公告》新产品申报资格。
今年以来,除了亚星客车,工信部还对多家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的车企进行处罚。在8月23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针对年各地公安交管部门通报的存在较多违规问题、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的18家企业进行约谈,要求各企业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管控,确保合格产品出厂,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并于次日通报了18家企业的名单。
据工信部通报的情况,年违规问题主要集中在未按规定安装侧后防护装置、车辆产品标牌,未按规定粘贴车身反光标识,车辆识别代号打刻不符合国家标准、随意凿改,外廓尺寸和整备质量与《公告》或《整车出厂合格证》参数不一致等方面。同时,通报了年新能源汽车生产一致性专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部分企业实车参数与批准参数不一致、不符合国家标准等有关情况。
参加约谈的企业代表分别对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整改情况进行了汇报,提出了规范委托改装、加强合格证管控、强化经销商环节管理、定期开展自查等改进措施,提出了减少车辆生产一致性问题的量化目标。
能否参照欧盟模式?
本次被通报的一家车辆生产企业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谈到,该企业正在整改中。同时,他谈到,我国对汽车行业是多头管理,每个部委都分别搞法规,企业很难适应。“商用车的标准很难制定和执行,比如油耗,车型太多,工况太复杂。其实,商用车油耗是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