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只脚上看到,牛山溪古道的“右手边”还有一条细细的登山道,放大来看,原来是“桃源洞登山道”,看地图是与鼓山道交汇的,但好像从未注意过,所以,今天的计划是:埠兴村—白云洞—桃源洞—桃源洞登山道。
鉴于上次走牛山溪古道的经验,这次为了节省体力,小白登山道上来,没再去白云顶欣赏风景,而是选择在岔路口左转,直接上了机动车道。
按照以往徒步惯例,循迹走到了鼓山道上,感受着车来车往,寻觅着可以“穿插”的小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看到这块牌子,知道后面有路。
主要看右手边的竖牌再拿出地图确认了这里有路,就一头钻了进去。果然是有路,有户外运动“前辈”挂的标识,这条路能走。沿着路况不错的小路走着走着,遇到了这样一个三角亭的时候,遇到了阻碍,前面是一块大岩石的斜面,一个人下不去呢。
一定是循迹有问题,重看地图,发现方向有偏差,回头冲走。刚走了几步发现右手边还有条小路路口,原来是走到了这条路的“盲肠”。
继续循迹前进,这段路路况稍差,蒿草很高,需要穿长袖才不至于被草锋利的叶子刮伤。
钻出这条小道的口,走一小段,又来到地图上有标识名字的“涌泉寺小道”。
这条小道路况好很多,虽然也并不平坦,但是对户外运动来说,这简直就是“城市一级道路”。
涌泉寺小道出来有两个方案可选,一个是从观景台左手边走小路下去,到鼓山道的时候再往回返;另一个方案是直接走一段鼓山道,不会出现上坡路的情况。为了节省体力,选择了后者。在拐了半道弯的时候,地图上标识的岔路口出现了。
经过我的观察,这里有摄像头,有消防箱,就是没有指路标。幸好有地图,就从这进去吧。
看看这石阶路的修建标准,哪有一点“古道”“秘境”的影子。拾阶而下,大约二十分钟,就到了桃源洞的路口。
大门虚掩着,寂寥无声。轻轻地推开了门,里面的师父正在洗衣服。经过问询,获得允许,走进来看了看这里的别有洞天。
里面供奉的故事大家尽可去网上搜罗吧,还是很有故事性的,我就不去赘述了。院子里的三条“小奶狗”很有趣,有了师父的映衬,更是一副和美的画面。
不知道过些时日,它们长大了,会不会很凶啊。
从桃源洞/华藏洞出来,走回路口,有两付标牌,一个告知上山大约二十五分钟到鼓山道,一个告知下山大约六十分钟到鼓山中学地铁站。
有了时间上的指示,大概就可以判断走的是否对路了。桃源洞登山道整体路况相当好,不输给白云洞登山道。应该是得益于上山祭奠的村民的养护和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走动。
山脚下,照例有这么一处寺院,名曰“法净寺”。
看来,这是一片规划地块,好多建筑物都已经拆掉了,旁边就是“鼓山一号”。居然还能遇到有马贩子,这可是多年不见的场景了。不过,想想每个古道入口沿途,都有“马队”的广告,也就不觉稀奇了。
沿着这条大道向下走,没多远就是福马路,然后右转不远处鼓山中学(三环)公交站就会出现在眼前了。
最后,奉上这张轨迹图,因有标识,可以避免被认为是走了鼓山道下山的。
PS:整条线路完全没难度,走鼓山道边上小路时要注意避免被草叶划伤,如果有兴趣,就来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