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长公里的“1号公路”,将江苏省溧阳市全域美景串成珠、连成片,吸引无数游客蜂拥而至,成为闻名全国的网红公路。
这条网红公路之所以受欢迎,不仅因为其新颖的设计,更因为其平安畅通给游客带来的舒适体验。
围绕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最美副中心城市目标定位,溧阳市委、市政府近年力推全域旅游战略。面对新的战略部署,溧阳警方致力打造“平安金名片”,为全域旅游战略保驾护航。
“平安是旅游的‘金名片’,路畅通、人平安、景色美,游客才能玩得开心、舒心。”溧阳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刘新农要求全体民警,站在高点聚焦主题,胸怀大局勇于担当,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以高质量平安服务保障全域旅游战略高质量发展。
△平安景区服务队优化交通环境,让道路更畅通
“溧阳的全域旅游,让人领略到的是诗与远方,享受到的是路畅景安的平安游、健康游!”这是今年国庆期间,上海游客王海林畅游“1号公路”后在朋友圈抒发的感慨。“车流量很大,路不是很宽,但一点也不拥堵,体验感非常好。”网红公路的交通顺畅给出游的王海林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维护景区交通秩序“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我们溧阳接待游客人数再创新高。外地涌入溧阳的车辆达到30多万辆,加上本地车辆超过50万辆,也就是说,平均每天的车流量在8万辆左右。”溧阳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徐超说,车流量激增给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但由于他们前期准备充分,长假期间,溧阳全境未发生长时间、大面积交通拥堵,未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溧阳公安机关以“1号公路”为切入点,科学分布各片区的交通警力,同时,全面推广“城区交通治理模式”,将文明交通延伸至各个乡镇,压降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我们依托公安检查站,全面加强公路客运车辆、旅游包车、危化品运输车、校车、农村面包车等‘六类重点车辆’常态化安全监管,并加强重点车辆违法‘清零’行动和‘违法大户’清理追缴力度。”徐超告诉苏苏,溧阳矿产较为丰富,矿产品运输车辆的超限超载、抛洒滴漏等交通违法问题,一度成为全域旅游的安全隐患。通过对此类车辆进行重点管控、长效治理,运输秩序明显好转。年以来,此类交通事故总量持续下降,今年前9个月,较去年同比下降72%,未发生一起交通死亡事故。
平时,溧阳警方常态化组织开展“酒驾、毒驾”、“超限超载整治”等专项行动。今年以来,溧阳警方累计现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7.6万余起。
“整治行动确保了道路交通的安全,但如何让1号公路在安全的前提下顺畅,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问题。”徐超说,他们把卡口电警设备、雷达测速设备、违停抓拍球机等智能交通设施广泛安装于城乡公路,对城乡交通进行自动化高效管控。同时,警方协同相关部门,对城乡余组交通信号灯落实整改、更新,科学调整放行相位和方式,形成了21条“绿波”联动路段和1个“绿波”区域,最大限度保证车辆通行的畅通无阻。
到了节假日,为了应对客流和车流高峰,保障平安旅游,溧阳警方充分发挥警务改革的优势,在全市范围内科学调派警力,与景区中队警力叠加执勤,“屯兵于景区,警景联动”,提高通行效率。同时,充分发动村委、企事业单位、景区保安等辖区群众,组建交通安全劝导员队伍,统一服务标识,轮流对景区周边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劝阻教育,维持景区良好的交通秩序。
车辆乱停乱放,既影响交通,又影响景区环境,还影响游客心情。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当地警方深度挖掘各方停车资源,统一规划整合,让溧阳全域到处都能找到停车场。天目湖景区是全域旅游的核心,当地警方在原有停车场的基础上,经过调研、走访与探索,积极协调内部停车资源的对外开放,相继与景区周边自然村、饭店、宾馆、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先后在景区周边道路设立车辆临时车位个,统一配置了路口标志标牌,既标准实用,又符合景区特色,有效缓解了停车压力,赢得了广大游客的赞誉。
据统计,今年前9个月,溧阳全市在驾驶人与机动车保有量以及外来游客及车辆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交通事故总数同比下降7.8%,亡人交通事故起数和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5.7%和26.9%。
净化治安环境,让景区更和谐
“由于警务前移,游客随时随地都能看到我们的巡逻队员,这让游客的安全感得到极大提升,同时也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现在,我们的景区做到了盗窃零发案。”谈起景区的治安防范工作,地处5A级景区南山竹海的戴埠派出所副所长王昊深有感触。他们大力推动警力前置、警务前移,建成集接处警、纠纷调处、巡逻防范和服务游客等于一体的景区中心警务室。自去年运行以来,直接服务游客超5万人(次),景区内及周边刑事案件、纠纷警情同比分别下降42.9%和27.9%。
为了净化旅游环境,溧阳警方紧扣消费环节与游玩环节,定期召开旅馆业主会议、商户消防安全培训会、出入境人员入住登记培训会等,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引导酒店商铺自查自纠,配合旅游、工商、交通、物价等部门,联合开展严打“黑车”、“黑社”、“黑导”、“黑店”等非法经营行为。同时,溧阳警方引导景区将内部监控与辖区派出所信息研判中心相连接,实时监控景区内部旅客人流动态,及时将情况信息反馈给景区巡逻民警,快速处置,积极应对。
△向1号公路沿线群众发放交通安全资料此外,溧阳市公安局治安防控大队大力规范旅馆业管理工作,探索建立了“分类分色”管理模式:将城区、景区、乡镇等不同区域、不同治安状况的旅馆,分别标以红色、黄色、蓝色管控,由此变粗放监督为精准发力,全面夯实旅馆业基础治安管控工作。
溧阳市公安局各派出所还针对旅游高峰期间游客纠纷高发多发的情况,制定细化接处警流程,明确各个环节、各类情形下应当采取的措施,确保在发生各类纠纷时能够快速高效妥善处置,防止事件激化或问题叠加。今年以来,各派出所通过联调联动,有效调解景区内各类矛盾纠纷余起,回访满意率达98%以上。
据统计,今年以来,溧阳全市侵财类警情同比下降34.8%,刑事发案同比下降26.3%。
美化自然环境,让旅游更舒心
到溧阳的游客有一个共识,这里着眼处皆是青山绿水,处处鸟语花香,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溧阳吸引人气的最大优势。
“服务旅游经济,守护绿水青山,公安机关不但不能缺位,而且要主动作为。”溧阳市公安局政委史晓春说。
天目湖是溧阳市最出名的景区。天目湖的美,关键在于水。天目湖属于国家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不仅是该市70万市民的饮用水源,而且是景区水上旅游的支撑。自封湖禁渔以来,一些人受利益趋使,以电击、丝网等方式非法捕捞水产屡禁不止,对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和影响。
△天目湖所民警在景区服务游客自去年以来,当地警方联合综合执法部门,通过深入分析研判,重拳出击,成功侦破多起非法捕捞案件,震慑并遏制了破坏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让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大众的自觉行为。
为了保护好溧阳的青山资源,当地警方联合相关主管部门,严格落实矿产资源专项整治工作,加强采矿行为管控,近年来,一大批不达标采矿企业被关停。
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溧阳警方尽己所能,为游客提供各类服务保障。
△夜间巡逻保民安为了让游客享受到贴身服务,溧阳警方主动联系各景区宣传部门以及宾馆饭店农家乐,将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