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小琳
这个春节,职场社畜们一直期待的“超长假期”“跟父母一起吃元宵”,终于实现了。
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数不尽的焦虑与恐慌。
几乎我每天都能在后台看到留言说:
在家宅了一个月了,想工作静不下心,想读书看不进去,想锻炼又没有条件。感觉整个人都快废了,该如何是好?
看到这些留言,我的第一反应是:你真的那么想读书、工作、锻炼身体吗?平时嚷嚷着“不想上班”的人,怎么过了一个春节,都性情大变了?
其实啊,我们焦虑的,并不是工作效率的高或者低,而是心里有了危机感。
疫情发生后,北京的西贝莜面村董事长贾国龙首发声:现金流根本扛不住。家线下门店都已停业,目前只保留多家外卖业务。随后,国内最大PHP培训公司兄弟连宣布倒闭,全员解散。就连王思聪一夜消费万的北京K歌之王也没挺住,节后即与多名员工解除了劳动合同。
各种消息仿佛在告诉我们:在家呆着就意味着失业。没了收入,谁还呆的下去?
这不是单纯提高居家办公效率能解决的。
今天,我们就不妨到问题的根儿上看一看:在家的这段时间,到底该做些什么?以及怎么做效果最好?
01做好计划,就能顺利了?
过年的时候,我跟表弟视频。不料,屏幕那边的表弟,简直让人大跌眼镜——穿着不整的睡衣,双眼迷离,答非所问。
“你怎么了?休息不好吗?”
“没事,就是这两天通宵打游戏打得。”
“除了打游戏,你没其他事情可做吗?”
“反正今年哪也去不了,不打游戏能干什么?”
这两天,我还接了几次表姐的电话。
“琳,我们单位通知要复工,我这还带着孩子上网课,你能帮我写个复工注意事项吗?”
“好吧,我写好发你,你再看看哈。”
“多谢啦!”
没过两天,“复工时间又延后了,上次那个文档,你能帮我再改改吗?”
“好的。”
又过了三天:“琳,刚接到单位通知,我们部门解散了,在家等通知……”
很显然,无所事事的表弟与慌乱无章的表姐,在各自的职业发展上,都遇到了难题。
也许你会说,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清晰明确的工作目标,才会任由自己放纵,或者被别人牵着鼻子往前走。只要找到自己擅长的、热爱的事情,事业就顺利了。
可又有多少人一直干到退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呢?
是他们不知道职场规划有多重要吗?肯定不是。
只不过因为在人的一生中,可选项实在太多了。要从中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还能一条道跑到黑的,简直比登天还难。
《优秀的绵羊》中有一句话,我十分赞同:
绝对不要为你的一辈子做好计划。因为人的变化在两三年内都是巨大的,而且时刻会产生新的想法。你真正可以做到的是,想好现在要做什么。
所以,现在究竟该做什么呢?
02像设计产品一样,设计你的人生
在《斯坦福的人生设计课》中,我得到一个很棒的思路,叫——设计思维。
就是说,我们要像设计产品一样,用动态的目光去解决人生各个阶段遇到的问题,从而实现完满的人生。
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吧。
如果你随便找个路人问:你平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