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被钢筋水泥包裹的城市中
人们所朝思暮想的
大多是能回归自然的生活
近年来
我区把生态优先
作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重要原则
自觉探索与实践生态文明建设
谱写了一幅幅
城市美、景色怡、生活乐的美丽画卷
(江夏区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陶丽莎郑庆恒高姝报道) 年以前,江夏文化大道附近亩区域为原始落后的农田水塘,随着文化大道周边区域的建设脚步加快,这亩区域呈现与现代城市极不相符的落后面貌,俨然一个小型“城中村”。年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打造中央大公园计划。
江夏中央大公园工程指挥部陈自华
原来都是每家每户的小鱼塘,没有规模,各家的鱼塘都各自为阵,不好看,又没有什么植物。
△上图来自天夏景观
中央大公园东临文化大道,南至金龙大街,西抵武昌大道,北接腾讯大道,环绕蝶湖,倚水而建,近一半面积为水域。陈自华介绍,整个场地的布局为一环、一心、三块、八景、一路。一环就是在整个中央大公园有一个将近4公里的环形的六米的环湖主园路;一心主要是指这里的多功能文化中心;三块主要分为文化共享块,生态体验区及应用商业区。整个中央大公园分为八景,在中央大公园的北边有一条金鞭港路,跟腾讯大道相连,属于腾讯大道的西延长线。
江夏中央大公园工程指挥部陈自华
金鞭港以前就是一个臭水沟,里面全部是水葫芦,鸭子在里面放养,水臭得很,这里原来是一条小路,我们把金鞭港一改造,水变清了,没有一些不好的植物,路也修得宽敞,以后市民可以在这里散步、游玩。
陈自华说,中央大公园实行分片施工,各个片区施工完成后,拼成一个完整的版图,一来有利于各项不同施工稳步推进,二来大大缩短工期,早日与市民见面。
江夏中央大公园工程指挥部陈自华
现在我们这里的一期工程基本上都完成了百分之七八十了,估计12月份达到开园的条件,我们再搞后续的装饰工程,安装警示灯、标牌、地被植物等收尾的工程。
△上图来自天夏景观
目前在江夏区并没有一个比较大且综合性强的公园,江夏大公园的建设将对这一块进行有效的弥补。记者了解到,中央大公园借鉴了纽约中央公园理念,在城中心密集建筑群中辟出一方绿洲,供市民休闲,促生态保育,可以增加城市文化宜居元素。
江夏中央大公园项目书记王智
改造完之后将会是武汉新城区最大的一个中央公园,辐射旁边一些区域的居民,把整个景观园林的生活带给他们。
青山掩映、碧水扬波,在这如诗美景的背后,离不开江夏区长期以来坚持的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理念。位于藏龙岛科技园的国家湿地公园占总面积.75公顷,其中水域面积达到公顷,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的城郊浅水型淡水湖泊湿地,对调节城市气候、减少雾霾、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
湖北江夏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 管理中心主任邱国富
按照全面保护,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首先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机构和湿地功能的完整性,防止湿地退化,在这其中,我们对藏龙岛湿地公园的湖岸线进行了修复,打通了湖港水系,种植和修复了水生植被。
据了解,藏龙岛湿地公园于年1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已打造成了一个集湖泊湿地、人工湿地、科普宣教、科研监测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越来越多的鸟类选择在这里栖息、停留,让藏龙岛湿地公园从不毛之地到百鸟归巢。
湖北江夏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主任邱国富
天气比较凉爽的时候,游客爆满,高峰期两三千人都有,车子都停满了。
据统计,我区湿地面积约公顷,受保护面积.78公顷,在全市湿地资源中占比最高。目前,我区已建和在建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有4个,其中藏龙岛湿地公园已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成功申报湖北省湿地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