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华为一直牵动着亿万国民的心了,支持华为是当下国人爱国的心声。5月30日,在第六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CICV)上,为了做好车联网与智能网联汽车的深度融合,华为向整个汽车产业界提出了车同轨、书同文、行通伦三大概念。
不仅在5G技术上华为首屈一指,在汽车领域华为也有自己的战略计划,虽然明确声明了不做电池不造车,但车联网是其主攻的方向。
深度解读:华为车联网3大概念
华为的车同轨、书同文、行通伦三大概念,进一步展示了华为对车联网的思考和战略计划。
在CICV上,华为Fellow、无线标准部部长、智能网络汽车标准法规负责人万蕾表示,如果我们只做车联网,却不为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的深度融合做准备,那么自动驾驶产业化就会非常晚。而且,无论是从将人解放出驾驶,还是包括发挥更好的智慧交通的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讲,其实都不能充分体现出整的体价值。
车同轨——构建新一代的数字交通地图。车同轨指的是将各国不同马车的轴距、不同宽度的车道实现了统一。华为认为,现如今不同轨的主要表现在道路基础设施的复杂性上,例如道路标线不清晰、限高/限宽(有的道路三个出口宽度各不相同)、有轨电车与乘用车混行、洒水车类的工程车辆道路作业等等方面,这种不同轨的现象给自动驾驶汽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万蕾称,车同轨的概念汇总起来说就是要构造数字化交通地图的一张网。例如,高精度地图是否能够实现实时管理,在有路障的情况下,如果高精度地图能给车辆提供一条虚拟车道线,这对自动驾驶汽车就极有帮助。另外,路标不清或者没有标线的地方,高精地图也能够提供相应的标线,起到警示的作用。
书同文——统一的消息集。书同文侧重的是车-车的协同,路-路-交通系统之间的语意。万蕾举例称,一个有经验的人类司机尚且应付不了各种红绿灯、标牌以及复杂的岔路口,对于机器来说更难,将来红绿灯的识别应该是自动驾驶的TOP1任务。交规标识已经让人眼花缭乱,路障则更多,如果让自动驾驶汽车浪费算力去做识别,那么就没有足够算力和时间去应对紧急事件。万蕾认为,需要统一车路协同的消息集,建成中国数字化的ITS(智能交通系统)。消息集首先是要跨部委,相当于将高速公路和城区系统消息集尽量统一。其次是跨地域、跨省、跨市实现统一,不同的车和路的消息集也要统一。
行同伦——统一的法规和标准体系。行同伦则是与交规系统、法律法规相关,包括自动驾驶测试的法规、L3/L4级自动驾驶商用的法规,以及保险等等。另外,C-V2X(基于蜂窝网络的车联网)的规模部署,实现基础设施数字化,真正把车辆的智能化与道路智能化深度融合。当然,也要匹配好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节奏。
华为在车联网方面的布局可谓是软硬两手抓,可以说基于其在通信以及芯片方面的积累,将焦点放在了车联网平台基础设施层面。
车联网拥有千亿级产业规模
据市场调研机构BIIntelligence预测,在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保有量将达到3.8亿辆,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规模可达到亿元以上,前瞻产业研究院更是大胆预测,到年车联网市场规模有望接近万亿元级别。
除了华为,BAT等巨头也在争相进入车联网。在不久前的上海车展,BAT、华为、科大讯飞纷纷亮相,各露绝活抢尽了原本属于汽车制造商的风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