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斌
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斌: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农旅融合发展作为推进全域旅游、促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孝感市农旅养一体化发展工作三年行动方案》,出台了《孝感市农旅融合创建示范工作导则》,成立了高规格领导小组。计划通过三年的努力,重点培育农旅融合示范点51个,打造农旅融合示范线11条、示范区23个。今年,农旅融合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良好开局,规划体系进一步健全,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市场环境进一步改善,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预计全年可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3%、15%。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八突出”、“八着力”上:
一、突出规划引领,着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格局。高标准编制完成《孝感市农旅融合发展总体规划及三年行动方案》,按照“集点、连线、汇面”的要求,对全市农旅资源、项目、产品、设施进行了全盘谋划、系统设计,叫响“孝感动天诗意山水”主题形象口号,梳理农旅融合项目个,其中示范项目76个、核心项目个、支撑项目个,建成全域型孝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国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5个县市区已启动农旅融合规划编制,其中,安陆市完成规划编制,即将印发实施。以市农旅融合规划为主体,县域农旅融合规划为基础,其他专项规划为补充的农旅融合规划体系基本建立。
二、突出“两资一促”,着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全市在建旅游项目66个,其中过亿元项目48个,计划投资亿元,前三季度已完成投资31.45亿元。在武汉召开旅游招商大会,对双峰山旅游小镇等项目进行推介,大悟宣化店旅游小镇等11个项目成功签约,投资达亿元。今年新签约项目23个,其中过百亿元项目6个,投资概算亿元。中国保利集团投资亿元的临空区凤凰旅游区项目、福建中辉集团投资亿元建设的中辉汉江古城、钰龙集团投资亿元建设的黄龙湖国际生态城等16个旅游项目开工建设。争取国、省旅游资金同比增长66.84%。7个项目纳入国、省优选旅游项目名录。目前,全市有一定规模的农旅融合项目个,资产规模多亿元,其中过亿元的29家,常年从业人员1.5万人,其中农民工1.3万人,带动周边农户2.9万户。
三、突出品牌带动,着力优化旅游供给侧结构。孝昌县积极推进湖北旅游强县创建。汤池镇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初见成效,安陆烟店镇、大悟金岭村等积极开展湖北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双峰山旅游度假区顺利通过4A景区复核,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通过验收。孝南金卉庄园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大悟宣化店中原军区旧址景区通过省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纳入全省4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录;新评定3A级旅游景区4家;全市所有A级旅游景区都通过全省集中检查。新评定星级农家乐55家,申报五星农家乐5家、湖北省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基地9个。
四、突出补齐短板,着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农旅融合旅游公路建设目标责任书》,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路长制的指导意见》,编制了《孝感市农旅融合线路提升工程专项规划》,制定了《交通公路建设重点工程三年(—年)攻坚行动方案》,起草了《孝感市全域旅游标志系统标准化建设方案》。11条提升示范线路中黄孝线、王杨线两条示范线标识标牌、绿化整治等标线及安防工程已全部完成。11条新增线路,6条已开工建设。制定了《孝感市旅游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规划(-)》,细化分解座旅游厕所革命工作任务,今年已完成69座。积极推进景区wifi全覆盖,董永公园完成试点。大悟金岭村汽车露营地建设完成,双峰山露营地开工建设。
发布会现场
五、突出产业扶贫,着力实施旅游富民工程。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旅游扶贫向纵深发展。探索出景区依托、村企共建、路业同兴、产业拉动、社会助力等五种旅游产业扶贫模式。十三五以来,全市通过旅游产业带动脱贫的人数达到3.34万人。10月17日,市外侨旅游局在全省“中国扶贫日湖北旅游行”活动上进行经验交流;11月24日,卓尔小镇·桃花驿在全省乡村旅游及扶贫培训会上进行经验交流。1个项目纳入全省金融支持旅游扶贫项目名录(卓尔小镇·桃花驿),申报银行贷款2亿元。5个村纳入全省乡村旅游暨旅游扶贫观测点村名单。
六、突出形象宣传,着力提升孝感旅游的对外影响。推进汉孝旅游一体化。汉孝旅游部门、旅游行业、旅游企业3个层面共签订8个战略合作协议。与武汉市旅游委联合推出了“汉孝旅游一卡通”,我市4个景区纳入武汉年卡管理范围。3月,邀请武汉余家旅行社、20余家新闻媒体来孝考察春季旅游产品,并在武汉进行宣传推广,武汉电视台、网易新闻等23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大悟县、双峰山旅游宣传资料已进入武汉旅游宣传体系中。黄陂部分重点景区对我市居民免费开放。注重线上宣传,开通了“孝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