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从孕育到起飞都会经历重重困难,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汽车企业也是一样,更何况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国外的企业要与中国的企业合资,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次伟大的事情,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不过时间证明这个事情是对的。
年,我们敬爱的中央领导人邓爷爷时差上海浦东,重申了要力挺改革开放之路。1月21日-24日,全国汽车工作会在上海召开,围绕汽车工业的现状及发展目标,年行业调整的重点是,从载货汽车转到轿车上来,重点在以一汽为首的“三大”布局,搞好统筹规划。这标志着以一汽为首的中国三股汽车力量的奠定,而这一摸索中的规划至今还影响着中国汽车工业。这一年捷达在中国大地应运而生,也反映了汽车对于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最直接的回应。
年2月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公司颁发营业执照,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投资金额为42亿元人民币——这也是当时中国汽车工业最大的合资企业。第一汽车制造厂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投资比例为6:4.主要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普及型溜背式高尔夫和阶背式捷达轿车。新企业如同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那样稚嫩,所不同的是,在它背后灌注的是来自德国意志的品质要求和源于中国人骨子里的拼搏精神,经过长达三年的谈判以及3个月的生产协调工作,一汽大众终于做好了正式运营。而从它开始迈步起,就再也没有什么障碍停滞过这位汽车巨人前进的步伐。一汽大众除了为政府部门专门生产高级轿车——奥迪之外,也将普及型轿车的生产提上日程,高尔夫、捷达都在一起大众的生产进度表中。
年12月5日,第一辆捷达A2在一起大众轿车厂组装下线,经历五个年头的前期酝酿,捷达从一汽大众轿车厂正式走进中国人的生活。当然了,一汽大众的工程师们不满足于国外的零件组装造捷达,他们在最初的时候就在尝试着将更多的技术融入到自身的血液中。轿车国产化的梦想,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才能真正实现。年1月21日,一汽大众开始进行首次捷达轿车的国产化件实验。要知道桑塔纳在中国生产了几年以后,国产化率才达到2.7%,在构成汽车的成千万个零部件中,除了轮胎、收音机、喇叭、天线和小标牌“五大件”外,其余悉数零部件都要依靠进口。横在一汽人面前的同样是座大山。国产化上不去,整个轿车项目在CKD散件的高关税和生产的高成本前败下来了,又有多少消费者能够承受的起高昂的维修维护费用呢?让普通老百姓买上汽车的理想又从何谈起呢?
年中国汽车产量首次达到了万辆。6月25日-30日第二届北京国际车展打出辆“稳步发展,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