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发展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广陵琴单卫林雁南飞,乘南风绿杨夜话
TUhjnbcbe - 2024/12/20 19:21:00
哪个医院白癜风好治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古琴有七弦,弦上有传奇。《纲鉴易知录》:“伏羲斫桐为琴,绳丝为弦;绠桑为瑟。”《帝王世纪》:“神农始作五弦之琴,以具宫商角徵羽音。”《古今乐录》:“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于是,这一首叫做《南风》的诗歌,就定格在《诗经》之中:“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诗句错落,押韵讲究。辞达意显,声曼情婉。煦育万物,播福万民。这首古诗,心怀天下。昔有舜帝,今有古琴。南风古琴,遍及全球。创建之始,开创先河。体量之大,行业翘楚。

在南风的古琴声中,还有一个“雁南飞”的故事。雁南飞,闻古琴扬州人单卫林,出生在沈阳。扬州和沈阳,一南一北,春风十里与冰封千里,这是风物、气质完全不同的两个地方。

单卫林的父亲是扬州人,是中国第一代飞行员。抗美援朝后,单卫林的父亲留在了沈阳。在单卫林的记忆中,童年、少年就是军营、军人与流动,陌生感、新鲜感伴随了单卫林整个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单卫林十七岁那年,他的父亲转业,回到了扬州。全家的家当没几件东西,让单卫林记得最深的,是那面镜面上有两只小鸟的镜子,它从冰天雪地的北方辗转回到南方。那是十月,北方已经开始下雪,而南方还是一派葱茏,温暖得如同春天。北方浩茫的原野不见了,高大的群山和树木不见了,满眼所见,都是沧桑的街巷和房屋,繁茂的花树,密集的人群。街上有人骑着三轮车,铃铛发出清脆的声音,在小街小巷中幽深地响着。青砖黑瓦白墙的屋顶上站着叽叽喳喳的麻雀,人们皮肤细腻,脸色平和,说话的声音很轻很柔,走路也慢条斯理的。屋子的窗户各式各样,上面雕刻着花鸟走兽,细致的热闹,繁复的温柔。世界一下子慢了下来,轻缓了下来。

开始,单卫林无法止住对东北的想念,想念如飞一般的速滑,想念大声说话、豪迈爽快的伙伴。他想起,每到这一时节,那里就会有一群群的大雁掠过高朗的天空往南迁徙。难道他自己,也是这雁群中的一员?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单卫林一个人走在扬州古老的小巷里,阳光照得人懒懒的,小巷里没什么人,四处安静极了。就在这时,单卫林听到谁家的有线广播里传出音乐声,仿佛是从山谷中传来的声音,仿佛是从另外一个时间传来的琴声,这是单卫林从来没听过的声音,这声音把他定在小巷的鹅卵石路上不得动弹。他觉得这声音十分远又十分近,似乎是从他自己的身体和心底里发出的。

后来,他才知道,这是一首名为《平沙落雁》的古琴,表达的是一群大雁的迁徙故事。寻古木,觅知音很快,单卫林就知道了一大堆与古琴有关的事情,并且兴奋地得知扬州有一个广陵琴派,扬州曾经是古琴重镇,现在还有一些爱好者。

圈子不大,单卫林很快和扬州懂琴的人交上了朋友,胡荫乾、刘扬是古琴名家之后,家里有旧琴;马维衡爱唱昆曲,能弹琴,更喜欢斫琴。单卫林跟他们在一起,听他们说古琴的今昔故事,扬州这个在历史上享有盛誉的古城,在古琴声中,为单卫林徐徐展开了她的文化容颜。她再也不是他感觉中的逼仄之地,那精巧洗练的园林,巧夺天工的工艺,都让单卫林深深着迷。单卫林执意要做琴,而且还不是弄个小作坊,是要买地建一个大琴厂。单卫林和马维衡一块儿起步了,买材料、建厂房、制古琴,一同创制了“南风”琴。马维衡做技术,单卫林管销售。他们的想法逻辑很简单:好东西一定有人喜爱。古琴这么美,只要把琴做到一流,只要诚心待人,他们不信没人买。自古斫琴,都把材质的良善放在首位,尤其是琴的面板材料,佳者难求。新伐之木因为汁液多而严重影响振动,而旧材经过年深月久的风吹日晒,木液散失,振动好,易发音,所以一般制琴都选用上好的旧材。古人见到好的旧材,往往不惜重价取之。单卫林和马维衡从一开始就下定决心用旧材——而且是好的旧材造琴。刚开始收集旧材,主要在扬州,哪里拆旧房子就到哪里去买材料。达到一定尺寸的合用的材料不容易得到,都是一根根地收,一根木头要五六百元,其中能用于琴材的部分不多。木头买回来,自己还要拔钉子。后来到外地收,苏州、安徽老建筑多,单卫林连夜抢料,辛苦难言,但只要得到好的材料,什么苦也忘了。因为他心里有热切的期待,期待它们发出美妙的声音,期待有朝一日琴人在弹奏由它们做成的琴时,脸上会露出不知今夕何夕今世何世的喜悦与满足。到了现在,单卫林还是没有停止收集好材料的习惯,在他的仓库里,那些经历过千百年的木材,堆积如山,令人叹为观止。那时几乎没人做琴,古书上斫琴的资料也并不可靠。单卫林和马维衡与当时几乎所有的名琴家都有请教。哪儿有好旧琴,他们都是不辞辛苦去品鉴、琢磨。那时各地的琴家到扬州来,单卫林都要去车站接送,那时单卫林骑的是一辆摩托车,这辆摩托车几乎载过中国所有的名琴家。

扫码听

南风琴,遍全球开始,琴一张张地做出来,却几乎卖不动,因为弹琴的人太少。但是学琴的人日渐增多,特别是古琴被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名录”以后,琴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热门。而这一时期,“南风”也已经卧薪尝胆坚持到了春雨来临的时日,品质卓然于群侪了。如今,南风古琴已经成为国内生产古琴数一数一的名牌厂家,生产的古琴,一直销往世界各地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供不应求。星云大师、李嘉诚、饶宗颐等人物,也都收藏着南风古琴。看上去,一切都是极为热闹的。但是,在这番热闹之中,单卫林依然保持着冷静。南风琴厂离市区将近三十公里,这里是一个宁静的小镇,琴坊窗外是大片的稻田,南边是一条联通运河和长江的小河,再往南不远,就是长江了。暮色四合,小镇很快变得寂静,除了四野的虫鸣与风雨声,世间的种种嘈杂全部消遁而去。这时,才是单卫林斫琴的时刻。单卫林非常明白,只要给自己的琴贴上文化的、历史的标牌,他的琴会获得更高的价码,但他不这样做。他没有通过网络卖过一张琴,近十多年,他主要档次的琴也未涨过一分钱。琴是客观的存在,人的用心也有一个总量,你花心思在别的方面,在琴上花的心血就会减少。材料如何获得最佳的配比,什么样的漆,在什么时候、在具体哪张琴上用什么量,漆胎中的鹿角霜以及其他材料的关系如何,不同的时节琴会发生什么变化,琴音聚散分寸究竟如何把握,等等,这一切都实实在在而又复杂微妙地摆在那儿,等待斫琴者斟酌、思量和选择。琴应该汇聚人间万事万物的信息与能量,即可以有超然物外的潇洒、清淡闲远的愉悦,更应该有人间的烟火、悲欢的交集。语言可以描述某种境界,标签更有可能做到高大上,但最终,琴还是琴,人还是人,琴会自己说话,人更是无处隐藏。南风和畅,吹遍全球。只不过,每逢白露过后,单卫林还是会习惯性地抬头,喃喃念叨着:“又到了雁南飞的时候了”。通讯员郭平记者王鑫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陵琴单卫林雁南飞,乘南风绿杨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