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10/13 16:22:00
7月20日,由教育部新农科民族高校服务乡村振兴项目组、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粤黔学子西江乡村振兴文化交流座谈会”在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举行,来自广东、贵州两地20多名师生参加了座谈。此次活动是西江苗寨暑期系列学术交流活动之一,旨在通过各级各类学术文化交流,凝聚学界力量,助推苗寨乡村振兴以及西江5A级景区创建。贵州学子杨亮向师生们介绍了中国最大苗寨西江苗寨乡村振兴的基本情况。教育部新农科民族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扎根平台建设研究项目组负责人,贵州民族大学教授、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院长李天翼通过网络连线与大家进行了交流。李天翼建议广东学子在西江苗寨多走多看,针对大家是外语专业背景的实际,鼓励大家要从专业视角来看西江景区标识标牌的翻译,助力西江景区5A创建。在交流互动阶段,粤黔师生就文化传承、非遗活化、产业发展、景区标识标牌的翻译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谈到文化传承,来自广东的刘佳欣、王春晓等学子建议村民一方面要通过培养更多的苗族技艺传承人,坚守自身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将苗绣、芦笙制作技艺等进行合理开发,让游客更能感受到苗寨的魅力。在景区标牌的问题上,张盈、钟秋丽等广东学子认为,通过深入地了解苗族文化底蕴,了解其中文化内涵才能为景区标牌做翻译工作,才不会造成文化误读。谈到产业发展和非遗活化,深圳技术大学的姚亮博士认为,要加强苗绣这样一些能体现苗寨文化精髓传统技艺的传承与活化,要把苗绣充分融入各种旅游体验之中。谈到雷山的茶产业发展,徐柳博士建议,应从雷山当地的茶产业、苗族手工艺品等产业实体化出发,才能将销售渠道打开。郑一苇博士认为,在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时,西江要把其特色重彩浓墨地强调出来,要加强宣传力度。交流座谈会上,粤黔两地学子不断输出精彩观点,广东师生纷纷为西江苗寨景区点赞,称西江苗寨作为贵州村落的代表,是一个历史悠久、环境优美、包容性很强,民族文化浓厚、适宜心灵解压的旅游胜地。图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谢予谦编辑|吴娅编审|张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