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家上市公司销售费用畸高
Wind数据显示,2455家A股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销售费用共为3227亿元,约占同期营业收入的2.27%。不过以多伦股份、益佰制药、锦江股份、康恩贝等为代表的158家公司上半年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20%以上,其中多伦股份该比例甚至高达139.57%,与上市公司整体销售费用水平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以益佰制药为例,公司上半年销售费用为5.49亿元,为同期营收的58%,较去年上半年增长约5500万元,增加的部分主要来源于培训费、促销费的大规模支出,此两项费用分别同比增长1倍和33倍。近几年,益佰制药销售费用始终居高不下,公司每年半数以上的营收被销售费用吞噬,客观上造成益佰制药毛利率高达80%而净利率只有15%左右的现象。永生投资销售费用也持续高企,公司上半年营收不足7000万元,但销售费用却接近3000万元,其中高达2300万元的广告及业务推广费是销售费用的主要来源。而上海凯宝则由于业务招待费较高致使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五成以上。事实上,销售费用是前述公司三费的主要形式。数据显示,医药类上市公司销售费用普遍较高,在销售费用/营业收入最高的20家非ST上市公司中,医药上市公司占据10家。互联软件类上市公司也是易产生较高销售费用的板块,如用友软件、三五互联等。对此,益佰制药等多家药企大都向称,销售费用属正常业务往来所致,并无不妥之处。从财务报表的角度来看,这些公司都将销售费用以各种明细费用的形式予以列述,表面上看,上述公司的销售费用均是支出有名。不过据了解,以医药为代表的行业普遍存在“吃回扣”的现象,该现象就发生在药企、经销商与医院、药店之间,这在“医药分离”之前更为普遍。曾有报道指出,上海某医药公司正是通过这种吃回扣的方式增加营业收入,而该回扣则以咨询费、会务综合费等费用体现,实际上这些费用大多是公关费。软件行业亦有类似的现象,一位曾任职于金蝶的人士告诉,当前软件更新速度极快,同质化也较为严重,客户没有理由不作选择,在此背景之下,能否得到其他好处(主要指回扣)便是客户作出最终选择的重要原因。当然并非所有行业销售费用畸高均与公关有关,部分地产公司及商业零售类销售费用也较高,前者去库存的压力较大,而后者稳固市场的动力也较为强劲,在折扣策略的影响下,这些行业销售费用也水涨船高。根据统计,上半年A股公司销售费用的增长与营收基本呈现正相关,通过加大销售力度却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营业收入的适度增长,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相当一部分公司增收不增利,这些公司在销售方面大做文章,却并未转化成最终的净利润,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博取短期的盈利并非上市公司的最终目标。销售费用/营业收入最高的20家上市公司代码
公司
营业收入(亿元)
销售费用(亿元)
销售费用/营业收入000609
绵世股份
0.09
0.19
219.34%600696
多伦股份
0.02
0.02
139.57%002107
沃华医药
0.96
0.57
59.06%600594
益佰制药
9.47
5.49
58.00%300181
佐力药业
1.60
0.88
55.38%300039
上海凯宝
5.65
3.03
53.65%002412
汉森制药
2.31
1.21
52.43%600358
国旅联合
0.66
0.34
52.22%600754
锦江股份
11.13
5.71
51.33%002439
启明星辰
1.59
0.80
50.34%300051
三五互联
1.29
0.64
49.92%600588
用友软件
17.15
8.14
47.44%300052
中青宝
0.79
0.37
47.35%300238
冠昊生物
0.78
0.34
44.18%600572
康恩贝
12.23
5.40
44.12%600613
永生投资
0.68
0.30
43.32%000721
西安饮食
3.02
1.30
43.24%002566
益盛药业
2.81
1.22
43.23%600530
交大昂立
2.05
0.87
42.65%002570
贝因美
25.73
10.89
42.34李雪峰/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