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发展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走进公交昏黄的老物件承载着武汉公交的城市
TUhjnbcbe - 2023/7/28 21:24:00

前几天,小编和市民代表一起参观了天河机场和高铁驾校,近距离接触了物流神器“小红人”。

今天,接着带你走进公交,了解一下武汉百年公交发展史、看看公交人如何“发泄情绪”、听听公交世家讲述你不知道的公交故事!

“作为90后,最初对公交的记忆是,5毛钱岔着坐。那时候车上特别的拥挤,经常遇到的情况就是,一路上车门夹着我的书包。相比现在,武汉公交的乘车条件就非常好了,冬暖夏凉,新型的电动车还特别的平稳舒适。”

原来公交司机宣泄情绪的方式这么特别

来到公交集团一公司安全教育活动中心,这里就像一个小型的博物馆。不仅全面展示了武汉公交的发展史,还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公交车型的变化,和公交队伍的日益壮大。

如果你以为这只是公交文化的展示区,那你就错了!往前走,就到了安全教育模拟区,这里不仅明确地标注了公交车驾驶过程中的各类法规常识,展示了各类交通事故案例,还设置了公交驾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标识标牌等。

在这个不大的教育活动中心除了这些文字的标注和安全教育警示外,最重要的是给公交驾驶员配备了模拟驾驶室和心灵驿站。

现场看到,这里有专业用于心理辅导的沙盘,消除疲劳驾驶感的模拟驾驶器,用于司机“发泄情绪”的拳击橡皮人。在这里,不少市民开上了“公交”,宣泄了情绪。

市民代表钱先生看到这些,表示公交人确实不容易,这些宣泄情绪的工具和心理辅导沙盘对于司机们来说很有必要,这让乘车多了一份安全和保障。

或许你爸爸就是那个推过公交车的人

“老武汉人都有这样一种记忆,每当公交车上坡熄火的时候,全车的人就会下车一起推让它重新发动起来。”

座谈会上,开了一辈子公汽的袁厚翔回忆。他从年就开上了公汽,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上世纪90年代,1路公交是两节车厢的手风琴车,车票是5分、8分、1角2分。那时街上没什么车,人们出门就是坐公汽,每趟都是满的。如今乘客换了一波又一波,车也都换了好几代,从前置汽油到纯电动,每一个更迭都见证了武汉的发展。

说到动情处,袁师傅还拿出他母亲和自己珍藏已久的公交老照片。现场的市民都激动不已,这些藏品囊括了武汉各年代的车票,各个时期的公交车,还有那时候人们乘车的场景。这些是武汉交通发展的脚步和印记,更是在场每位市民儿时的记忆。

在袁师傅的一箱子藏品中,市民代表小张对他收藏的胸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一枚优秀员工的胸章勾起了袁师傅的回忆。他说,这是领导对他工作的认可和肯定,现在已经锈迹斑斑,却珍贵无比。

座谈会的尾声,市民代表钱汉明讲述了自己对公交的记忆。他是一名退休职工,工作期间辗转在汉口、武昌和光谷之间。他回忆,最初上班是买公交月票,到年武汉首次发行了公交IC卡。如今,支付宝、公交卡等多种支付方式,让武汉市民的出行越来越方便。几十年来他一直都是搭公交上下班,他是武汉交通的见证者,也是这个城市快速发展的参与者。

采写编辑

李梦张惠荣林奎

图片摄影

王筝张凤华

视频制作

张凤华

图文制作

柴容

文字校对

肖瑶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进公交昏黄的老物件承载着武汉公交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