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01月04日多云
关于《百岁人生》这本书的解读,我专门在B站发布了一期视频来分享,题为“默认活到岁,你准备好了吗?”,想看原版视频的小伙伴可以移步到B站(哔哩哔哩)搜索“大巴的FIRE人生”,或者直接点击文章末尾的阅读原文。
前段时间,我带栩亮和雅茜夫妻俩去体验VR,作为礼尚往来,他们就请我吃饭。在席间我们聊到了一个很有趣,也很有意义的话题:未来什么职业更有发展前景?而今天我又在翻看《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这本书当中关于就业形势的篇章。
所以我想结合这两点,来谈谈对未来职业发展前景的看法。
首先,讨论职业发展问题要基于对自身特点的了解,只有结合自身特点,才能思考出适合自己的路子,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实事求是,否则就只是空谈。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在很多行业都呆过,也做过各种职业,更容易跳出旧有的思维框架去看待问题,不会高高在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接地气”。另外,我说话的感染力很强,用朋友的话来说,如果我涉足宗教的话,应该是个教主。所以,最适合我的职业应该是培训讲师之类的。
至于说培训什么内容,这个不重要,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好来决定。比方说,我喜欢研究理财投资,有长期记账的习惯,我可以讲这一块内容,这也是我之前一直在干的事情。又比方说,我对健康管理方面也颇有研究,我也可以讲这一块,大家应该能理解我为什么要考健康管理师了吧?这是为了扩宽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甚至于,未来我还可以做健身私教,因为现在我正在研究健身。
如果抛开这些特点,我还能做什么?我的动手能力也很强,家里安装电器、疏通管道之类的活都是自己搞定的。另外,我是穷苦出身,手脚也还算勤快,不怕苦,不怕累。所以再不济的话,我也可以去干一些五金家电,房屋装修之类的工作。
好,我们回过头再来看《百岁人生》对未来就业形势的预测:
“从年起,技术工人和技术水平较低的就业率均有所增加,但中等技工就业率则有所下降。劳动力市场已经中空,提供的就业机会多为高技能和低技能岗位,而不是中等技能水平的工作岗位。”
“被技术大量替代的是那些涉及常规任务的工作。由于常规任务可以通过一组特定的指令进行描述,因此可以将这些指令编入计算机和机器人程序,交给计算机和机器人去执行。”
“人们一致同意的是,技术正在并将继续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彻底调整。技术专家和经济学家一致同意,人们过去依赖的许多传统工作在未来会消失。”
“技术发展后能够幸存的工作有两类:一类是人类拥有绝对优势的工作,一类是人类具有相对优势的工作。”
“我们可以想象,人类现在在创造、共情和问题解决、自由往来和大量体力劳动方面显然比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更具优势。一些技术专家认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对这些任务的执行表现最终会超过人类。但即使是这样,人类仍然会在某些领域具有比较优势,这也就是未来产生高薪岗位的领域。”
简单理解就是说,未来职业会向两极发展,要么你拥有机器和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技术,要么你要能够吃苦耐劳,愿意干一些体力活。当然,也可以结合这两点。
当时,我跟栩亮他们聊的就是护理行业,不管是面向母婴市场的月嫂和保姆,还是面向老龄化社会的护工都是未来很有发展前景的职业。这些职业都需要强大的共情能力,还要解决一些很复杂的实际问题,同时还掺杂了大量的体力劳动。这些都是机器和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
现在有很多人还看不起这类职业,觉得这些都是低端职业,干这活没有面子,但实际上这类职业的收入已经远超公司白领。而且,这类职业有向高端发展的趋势,比方说,懂英语的保姆,高学历的护工等等,甚至还可以向私人管家方向发展。
不过,要干好护理行业也不容易,它对知识的全面性、共情能力、动手能力等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努力的方向很多,是一个既有挑战,也非常有趣的行业。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跟栩亮聊完之后,他就马上开始着手行动了,尝试着学习护工知识,寻找护工方面的工作,动作可真快呀!只有做那些别人忽略的事情,才可能在未来产生巨大的优势。
当然我并没有说,选择这个行业就一定会成功,但至少他已经在接受这个时代的变化,并且开始重新定位自己,这一切努力终将获得丰厚的回报。
最后我想用书中的一段话来总结:
我们的工作年限会更长,也会经历更多的变化,还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必须更加灵活,更要意识到我们要在未来重新定位和重新投资。正如美国小说家保罗·奥斯特所说:“要做好应万变的准备,才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百岁人生》↓↓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观看视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