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阶”值多少钱?
中国古代的官吏制度非常复杂,各个历史时期虽然都对前一时期的制度有所改革,但承袭的似乎更多些;正因为如此,直到今天,还可以看到古代官吏制度的影响。这是因为,不论谁当皇帝、总统、主席,都要维护权力“金字塔”,以便统治、管理全国,使社会秩序相对稳定,老百姓既能纳税,又生活过得下去,也就是天下太平,自己则能够坐稳江山。要做到这些,很重要的措施是把“金字塔”各“官阶”明码标价,诏告天下,让那些想做官的人去努力争取:没有走上“官阶”的人想法“入仕”,已经在官位上的人向更高层爬去。大家都在“官阶”上爬,就没有人走邪门歪道,“金字塔”稳固了,皇帝、总统的位置也就稳固了。
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官阶”都有具体的“价格”,只有专门研究人员才可能弄得清楚。现将王力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典》的几个数字抄在下面,以“一斑”观“全豹”。
《战国策齐策》说:“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遣使者*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这里的“*金”是铜,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金。千斤*金合今天的人民币多少钱,没有法比对;但肯定是很大一笔钱。“车百乘”,就算是虚指,打对折,起码不少于50辆。再怎么不好的车,50辆还是很气魄的。孟尝君是名人,当然得这样得价码。
汉代以禄石多寡作为官位高低的标志,例如九卿是二千石,刺史、太守之类是二千石,县令是千石到六百石,禄石不同,月俸收入不同。二千石的官月俸石120斛。一斛有的说等于十斗,有的说五斗。就算五斗,一个县令月薪六百斗粮食,很丰厚的。
这些是在账的收入。不在账的外快就说不清楚了。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利益驱动人们想当官。不然,那些退休的官吏们怎么能够建造大宅院、私家园林呢!
解放战争期间和解放后的一段时间,曾经实行过供给制,只供衣食,不发薪金。从电视剧上看,供给制也有等级,行*途中,当官的有马骑,士兵只能走路。后来实行薪金制,干部有了“级别”,薪金等差很大。听说毛主席拿500元一月时,一般工人拿20元左右。改革开放后,据说等差更大;具体有多大,不很透明,一般人不太了解。不过,流传的顺口溜说,干部们的情况是:工资基本不用,烟酒全靠赠送。公务员们的收入主要不在薪金,而在其他方面;到底有那些渠道,外人一般说不清楚;只有被“双规”之后,从媒体的报道中才能看到一点。从这几年关于贪官们捞钱的路数看,大体有四条路:一、赠送,也就是受贿。二、卖官。三、当一些不合法企业保护伞所得好处费,包括所谓干股分红。四、赤裸裸的勒索。听说某书记手头紧时,就曾直接给某企业老总打电话说,给哥弄几万救急。对方几分钟之后就如数送到,当然不会有什么手续的,更不说归还的话。“官阶”——也就是“级别”值多少钱,古今中外没有谁说得清楚。就是到了什么*务都透明的时候,“公仆”们的收入都不会透明。“官阶”——也就是“级别”值多少钱?恐怕永远是迷团。也许到了没有了“官场”的时候这个迷团就可以解开。但是,“官场”似乎有“万岁”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