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币圈的大新闻是Fetch.AI于年2月25日22:00在币安Launchpad开售,22秒就完成众筹,完成速度超过孙宇晨的明星项目BitTorrent(众筹完成时间14分41秒)。币安作为币圈的头部交易所影响力非同一般,旗下的众筹平台Launchpad也成为优质项目的点金石。
春节后的币圈似乎有回暖的迹象,就好像那离离原上草,经过了野火的轮番洗礼,却在春风的微拂下焕发出了新生。不但币价有所回升,利好消息时有传出,各种区块链活动也热闹地进行着。虽然活动的场所虽然不比昔日的五星级酒店,但是大家热闹地聚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场所中似乎也更加舒适和惬意。
见面时大家不免寒暄几句:
“你最近怎么样呀?”
“你们项目现在还好吗?”
回答虽然是五花八门,但是大家表达的意思就是一个字:“穷”呀。一般的项目和Fetch.AI不能比呀。Fetch.AI作为一个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结合的项目,宣传亮点放在了被Google收购的DeepMind前员工身上,品牌效应吸睛无数。创始团队也是亮瞎人眼的各种高大上。包装如此成功的Fetch.AI项目在年的私募和天使轮中就以20%的通证募集了万美元,也就是说登陆币安Launchpad前,这个项目的估值就超过1.5亿美元。现在币安赵长鹏亲自在Twitter喊出了22秒Fetch.AI众筹完成的重磅消息,宣传得这么到位,又有大V加持,未来“钱”途不可限量呀!
一般的区块链项目,和Fetch.AI比可就穷多了。一般项目的融资额大概是等值几千万人民币的比特币或以太坊,过去的一年里,比特币的跌幅近90%,以太坊的跌幅已经超过90%,如果项目团队没有在合适时点做对冲或套现,现在都比较悲剧。
最要命的是绝大多数的区块链项目现在根本没有收入,连盈利模式都没想太清楚,更别说实现盈利了。没有收入但是支出却像流水一般,技术开发、市场宣传、品牌推广、社区运营处处都要花钱,彼时区块链人才那么贵,圈内媒体收费那么高,还有那动辄7或8位数的上币费,如今的日子怎么可能不难熬?
也就大概7个月前,还意气风发、满脸自信、曾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不差钱的某大佬,如今也一脸谦和地道出了自己如何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裁员简编,把团队缩减到最小编制的心路历程。“砍业务线”、“精简人员”、“减少宣传支出”“换小办公室”似乎成了各个项目方应对寒冬的标配。币圈的从业者在这样严峻的情势下,不仅个人资产严重缩水,还要面对失业可能带来的挑战,当然压力山大了。
一些曾经的明星项目,顶着BAT出身红三代加持的光环在半年前风光无限,如今社区里骂声一片,苦哈哈地上了个不知名的小交易所,每天交易量寥寥,币价也接近归零状态。
币圈就是这么个风云瞬息变化,一切如过眼烟云的世界。那究竟什么样的项目能熬过这个寒冬呢?是大概是投资机构、项目方、从业者、持币人心中共同的疑问。
01首先、有钱的项目才有机会熬过这个寒冬。
很多项目在牛市中财务支出缺乏前瞻性,仅上币费一项就花去融资额的大半,运营这么久没有一分钱进账全部是支出,如今已经接近弹尽粮绝的边缘。如果短期内没能找到开源节流的有效途径,必然死路一条。有钱的项目分两种:一种牛市套现,手握大量现金的项目,这毕竟是少数;第二种花钱有节律有规划,做好了长期的打算的项目。这两类项目都是潜力股,值得投资人和利益相关方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