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发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展望年,新能源汽车发展拐点已 [复制链接]

1#

采编

Aing

校对

小也出品

呼朋传媒

近来,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

每一天醒来,春节的剩余假期,不减反增。

而工作群的消息则是:

通知:假期延迟至2月2日;

通知:假期延迟至2月10日;

通知:假期延迟至2月17日;

通知:公司没有了,不用回来了......

段子归段子,最害怕的是不小心被段子言中,那就真的扎心了。

·2月6日,全国最大线下PHP培训学校“兄弟连”宣布倒闭;

·2月9日,王思聪一夜消费万的北京K歌之王遣散所有员工;

·2月10日,全面复工的第一天,新潮传媒裁员10%,高管降薪20%;

有的企业轰然倒下,而有的企业却抓住了机会。

从每日优鲜官方数据显示,从除夕到大年初八,平台累计交易量同比增长%;春节期间苏宁菜场买菜的订单也是平时的三到五倍之多;叮咚买菜的整体销售额增长近%。它们都成为了迅速崛起的新生力量。

除了生鲜平台的订单量暴增之外,诸如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线上娱乐、居家健身等也都迎来了发展机会,我们会发现,各行各业都已经发生了巨变。

在国内主机厂还无法正式复工的这段时间,特斯拉市值超越了大众,这条巨大的鲶鱼搅动着整个新能源市场。

特斯拉行情大热以及国产特斯拉的不断扩列(00后黑话,扩充朋友圈列表),对于整个新能源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刺激。

那么,年新能源的发展到底走向何方?会因为年初的黑天鹅事件以及这条大鲶鱼掀起的波澜而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一年,从*策影响到需求促就成交

首先让我们回顾是一下年国内车市情况,中汽协显示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万辆和.9万辆,同比分别下滑7.5%和8.2%;其中新能源汽车年产销分别完成了.2万辆和.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总的来说,全年的下滑幅度远低于整个车市产销萎缩水平。

国内新能源车年销量下滑是由于在年整体补贴退坡超过50%,而关键的时间节点是在6月底,年6月底的时候新的补贴*策正式生效,但我们会发现,在经过7、8、9、10月的调整之后,却又创出了全年的销售新高。

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受*策影响的力度在变小,并且正在逐渐过渡到需求促成消费的阶段。

二当前,短期销量萎缩

而如今已经正式迈过年,年初因为春节以及受黑天鹅事件的波及,整个汽车市场都受到了影响,即便是新能源车也无法独善其身,今年的一季度,消费需求被遏制,工厂延迟复工,所以应该会创下近10年以来汽车销量的最低谷,包括新能源车。

但从二季度开始,会开始回暖。因为预计原本应该在一季度推新的脚步会延缓到二季度,二季度整个市场会逐渐活跃起来,而需求也会伴随着市场的复苏得到释放。

那么,再往长远一些来看,年新能源市场又会如何发展?

三大势所趋,长期看涨

①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是大趋势

特斯拉股价大涨,不断刷新的市值是市场对其的看好,同样也是对这一朝阳产业的信心。

年1月欧洲电动车销量迎来了开门红,其中全球第八大汽车市场法国增幅最大,而挪威电动汽车销量占全国新车总销量的44.3%,占比进一步提升。另外,脱欧后的英国宣布提前5年禁止销售新的汽油、柴油和混合动力车型,也就是说从年起,英国的车市将完全属于电动车。

从全球范围来说,新能源的发展方向,特别是纯电车型是毋庸置疑的大趋势。

②*策呵护,新能源市场如沐春光

从*策层面看,更是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百般呵护。中国是世界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将发展新能源作为国家战略的国家。年引发的《中国制造》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未来30年大力推动突破发展的十大重要领域。而目前,不过刚刚迈入第一个5年罢了。

另外,在年1月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工信部长苗圩表示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度退坡。原定于年底完全退出新能源车补贴*策有可能延缓,同时会尽快编制《新能源车发展规划(-年)》

在36氪一篇名为《暖风频吹,能否带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入春”》的文章中写到:今年7月1日之前,大概率是沿用过去的*策;7月1日之后,采用年的补贴*策。财*部给的指导意见是小幅度退破,在10-20%之间。

虽然补贴依旧会有小幅度的调整,但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也可以很大程度减弱了情绪的反弹,避免行业带来很大的伤害。

并且,从燃油到新能源,车企本身也需要足够的储备时间,刚从国五转国六,又要奔着新能源化发展,产品和技术都会出现青*不接,这也会导致整个市场并不充分,所以消费者无法在产品和价格上做更好的选择。

放缓补贴退坡的脚步,给车企们更多的时间,也会使得年新能源车市场处于稳定且良性的发展状态。

③合资全面发力,自主面临危机?

自主品牌得益于*策优势,在新能源发展的初期享尽红利,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这些成绩不仅仅是销量方面,更是在技术方面,所以很多人认为,在新能源这个赛道上,自主品牌是有能力进行弯道超车的。

从年开始,市场发生了变化。年上汽大众新能源全年销售辆,同比增长.3%;华晨宝马新能源销量辆,同比增长47.3%;东风日产销量辆,同比提升.4%。

这样的同比增长还是在这些品牌未全面于新能源市场发力的情况下所取得,伴随着特斯拉工厂的落成,大众ID的发布,奥迪e-tron和奔驰EQC的相继问世。一大批外资正在涌入中国这个庞大的新能源市场,自主品牌的份额势必将遭遇瓜分。

虽然外资的新能源产品来得晚了,但终究还是会来的。

四中外较量,逐渐从竞争走向竞合

年,将是越来越充分的技术储备,越来越丰富的市场选择,以及越来越残酷的竞争。

总的来说会是一片向阳的状态,但再往长远一些考虑,外资与自主双方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快速提升市占率,竞争也总是会走向竞合的一天,如今光束就长城和宝马踏上这条路的产物,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车企在这条路上前赴后继,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品牌由此诞生。

五说在最后的话:

年新能源市场的开端会是艰难的,但年的发展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喜闻乐见的,对于车企来说,会是机会与挑战并存的。

入驻媒体平台

百度百家

今日头条

腾讯企鹅

新浪看点

一点资讯

汽车之家

汽车头条

有车以后

网易新闻

大鱼号

搜狐号

易车号

爱咖号

入驻视频平台

腾讯视频

西瓜视频

优酷视频

土豆视频

搜狐视频

哔哩哔哩

爱奇艺

抖音App

快手App

微视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